李缘纷

【微光行者】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默默付出,不求掌声,他们的善意善行,也许渺小,却能像微光一样,温暖人心。《东方日报》推出《微光行者》系列,通过分享身边平凡却动人的故事,点滴温暖的善意,希望能如同一缕微光,照亮他人,也温暖世界。

一名少妇因偶然为流浪猫收尸而萌生善念,9年来为逾400只“路杀浪浪”处理后事,接触血肉模糊的尸体,动手挖坑掩埋动物遗体,成为流浪动物的无名送行者。

居住在峇株巴辖海口路的李缘纷(36岁),自2016年起因长期喂养的一只流浪猫惨遭车祸身亡而触动心念,开始为被车撞死的流浪猫狗善终。

尽管每次行动皆属随缘而为,但在这9年间,她已默默为无数流浪动物送上最后一程。

也是米那务固平民学校家协主席的李缘纷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坦言,自己并非动物保护人士,甚至曾害怕与猫狗接触,但一次机缘却让她她踏出这一步,开启浪浪的救助之旅。

不少小动物遭车辗过以后肠子外露,李缘纷不以为意,仍徒手收尸。(受访者提供)
不少小动物遭车辗过以后肠子外露,李缘纷不以为意,仍徒手收尸。(受访者提供)

她说,自己所遇到的猫狗尸体多为遭遇车祸所致,所以经常会遇上残缺不堪的动物遗体。

“但我都不会觉得害怕,经常就是拿个塑料袋将它们的尸体捡起来放在车上,再载到没有人的地方去掩埋。”

她坦言,初期为流浪猫狗收尸时所面对的挑战,并非接触血肉模糊的尸体,而是需要动手挖坑掩埋动物遗体,让体力不佳的她感到十分吃力。

她解释,因为要埋得深一些才能避免有味道飘出,因此有时在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就会花钱请外劳协助挖坑。

“当然有时也会碰上不理解的人,他们会因为我把浪浪的遗体埋在住家附近的空地而骂我,以前我会觉得委屈,然后把它们载去别的地方,但现在我可能就会把它们留在原地,让不理解的人了解,掩埋动物遗体除了是方便社区,也是对它们的一份尊重。”

流浪动物遭路杀,李缘纷挖坑埋尸,为流浪动物送上最后一程。(受访者提供)
流浪动物遭路杀,李缘纷挖坑埋尸,为流浪动物送上最后一程。(受访者提供)

李缘纷说,掩埋动物遗体在土壤内并不会带来环境问题,只要埋得够深能够好好分解,也不会飘出异味;反之,有人会将动物遗体推至沟渠,不当处理只会带来其他问题。

“但也不是一直都会有被路杀的动物出现,而我觉得这件事情我做起来不难,也不会抵触动物尸体,所以我就做。”

她也表示,其实很多人都认同为“路杀浪浪”收尸的做法,只是大部分的人都无从下手,因为流浪猫狗的死状有时会令人难以接受,但恰好自己并没有对此感到恐惧,因此才会一直坚持至今。

甘愿做欢喜受 为浪浪送行不求回报

“我的4个小孩都不会抵触我为动物送行,反观会被我影响,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来的,也能够教育他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

询及家人是否会抵触自己为浪浪送行,李缘纷笑言,只要不麻烦家人一起打包动物遗体,就不会遭到反对,反之自己的小孩和亲戚已经慢慢接受并认同自己的做法,有时候在路上看到遭路杀的动物也会向其征求处理意见。

除了流浪猫狗,遭路杀的动物也包括小猴子。(受访者提供)
除了流浪猫狗,遭路杀的动物也包括小猴子。(受访者提供)

她说,自己为浪浪送行并不求任何回报,因为小动物们都自身难保了,在这趟旅程中,她也学习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应该希望有回报,才能“甘愿做、欢喜受”。

在为浪浪送行长达9年后,李缘纷结识不少同样关爱小动物的朋友,包括动物保护组织“吾家”的负责人林怡婷。两人计划经营护生园,让流浪猫狗能在有生之年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也能在生命终点获得尊重与爱的陪伴。

“一切都还在计划中,我们希望它们能够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能被善待、平静离去,不再孤单地倒在街头。”
 

陈慧燕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