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拉登嘉楼15日讯)日前在社交媒体上爆红的“以色列面包”(Roti Israil),其实与以色列这个非法国家毫无关联,其名称乃是取自创办人——已故以色列塔夫祖胡赛因(Israil Tafzul Hussain)之名。这位传统面包师傅在当地一带早已家喻户晓,从事烘焙事业逾七十年之久。

创办人之孙、现年29岁的莫哈末法鲁克接受《阳光日报》(Sinar Harian)访问时表示,这个名称自1950年起便沿用至今,并由家族一代代传承下来。

他说,该面包店最初在峇都布洛(Batu Buruk)营业,之后搬迁至甘榜武吉古邦占布(Kampung Bukit Kubang Jambu),并持续成为瓜拉登嘉楼区最古老的传统面包店之一。

“以前大家这么叫(以色列面包),是因为我祖父名叫以色列(Israil)。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不过外地人听到确实会感到奇怪。”

“有外地顾客好奇询问,也有些人误会,以为这名字与敏感议题有关。但当我们解释清楚那只是我祖父的名字后,他们就明白并支持了。”

“只要解释,他们就会明白那是人名,不是国家的名字。”

莫哈末法鲁克披露,他的祖父拥有阿拉伯与印度血统,于1950年以小规模方式在村里售卖面包,直到1970年代才开设面包店。

“我们制作的面包被称为‘砖形面包’,采用传统手工制作,不添加防腐剂。”

“主要原料只有面粉、水、植物油、盐和糖,就这么简单。”

他补充,在早期制作面包时,他们使用柴火炉烘烤,如今则改用现代烤箱。

“过去我们面粉混合物是用鲜花发酵的,现在我们用普通酵母。虽然方法变了,但味道和配方仍然和我祖父那个时代一样。”

如今,这家店由包括法鲁克在内的六名兄弟姐妹共同经营。几年前,他们的父亲莫哈末拉菲(61岁)中风后便由孩子们接手。

“父亲现在还能帮一点,但大部分工作由我们负责。从揉面到烘烤,全都亲手完成,因为这种面包不耐放,我们也从不使用防腐剂。”

他说,他们的营业时间为早上9时至晚上11时。

莫哈末法鲁克指出,他们每天生产约20至30个不同种类的面包,包括大、小砖形面包、切片面包、三文治面包、糖圆面包、花生馅面包及自制咖椰面包。

“我们只在店内售卖,不外送,因为这种面包很快就会变硬。若要延长保存期就得加防腐剂,但我们坚持不用,为了保持传统制作与原味。”

他说,该店售卖的面包种类多样,包括砖形面包、切片面包、手指面包及传统圆形面包,售价介于1令吉至5令吉。

此外,他披露,他们也售卖自制花生馅面包与咖椰面包,价格最高达5令吉;黄油蛋糕则售约7至7令吉50仙。

“尽管原料成本上涨,但我们仍维持价格,因为老顾客依然很多,尤其是那些熟悉这种口味和传统质感的年长顾客。”

莫哈末法鲁克也承认,如今年轻人对这种传统面包较为陌生,但仍有不少固定顾客及外地访客在社交媒体看到相关分享后慕名而来。

他补充说,他的祖父于2005年去世,享年80岁。这份被称为“传奇面包”的原始配方至今仍由家族保留并传承。

“我们感到自豪,因为这份配方已传承超过70年,我们会确保它继续受到顾客的喜爱。”

林丽虹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