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7日讯)森美兰中华大会堂表示,芙蓉市政厅落实新法令与措施过程中宣传不足、沟通不畅,导致许多居民和商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到罚单或警告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讨论。
森华堂主席黄俊棠在记者会上说,以晏斗地区经营超过六十年的老牌茶室为例,其业主因招牌未列于营业执照而突然接到罚单,感到震惊与不解。同样,森美兰黄氏联宗会也因招牌未附国文字体被要求更换。
“这些案例都反映出市政厅在政策推行中存在信息断层,许多老商户在无意间触犯新规,蒙受经济损失,经营信心也受到打击。”
黄俊棠披露,新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管理水平,对此表示理解与支持。但政策的良好意图需配以人性化、透明化的推行方式,才能真正赢得民众的信任与配合。目前出现的争议,并非政策本身导致,而更多是出厂推行方式的欠妥,尤其是缺乏前期宣传、过渡安排及公众教育。
为此,他呼吁州政府及芙蓉市政厅以更温和、更包容的方式处理当前课题,并提出
4大措施实现市政与市民共赢。
“(一)加强政策宣传与公众沟通,市政厅应利用多元渠道,如本地报刊、电子媒体、社区布告、社交媒体及官方网站等,主动发布政策更新内容。对于直接影响民众及商家的法规变动,应通过多语种说明 确保信息无遗漏。”
“同时,建议市政厅建立常态化的政策通报机制 在法规生效前预留合理时间进行社会宣导。”
他指出,(二)设立合理过渡期与简易申请程序,特别是对长期合法经营的老商户、传统行业和非盈利团体,市政厅应给予过渡期,允许他们逐步适应新规要求,而非骤然开罚或发出拆除警告信。
“同时,应简化相关申请与更新程序,提供明确的指引和协助,以降低商家与居民的经济与行政负担。”
他提醒,值得注意的是芙蓉多数非盈利团体/社团都有50年甚至百多年的历史,其社团注册多以英语命名。若要修改相关法令,市政厅应首先与这些社团进行对话,共同找出能够实现双赢的解决方案。
黄俊棠也建议(三)引入公众参与及意见征询机制,市政厅在政策设计初期便引入公众咨询环节,广泛听取商家、居民及民间组织的意见。这不仅能提升政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也能增强民众对政策的认同感与接受度。市政厅可定期举办对话会、说明会或线上问卷, 立双向沟通渠道,使政策推行更贴近民意。
“(四)展现人情味与柔性治理精神,政策的执行需要依法行政,但也要兼顾人情与社会现实。”
他呼吁执法单位在落实新规时,能多一些体谅与辅导,少一些惩罚与警告。尤其对于历史悠久、信誉良好的老商户,市政厅可考虑以劝喻、书面提醒等方式先行引导,而非直接开出罚单。
无论如何,黄俊棠强调,新政策的推行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优化管理的努力值得肯定。然而,唯有在推行中做到信息公开、程序便民、执行有度,才能真正实现市政与市民的共赢。
他披露,森华堂愿与各界携手,共同推动政策平稳落实,建设更和谐、更宜居的芙蓉市。
他希望州政府及芙蓉市政厅能够重视民众反馈,调整执行策略,以更具沟通性与包容性的方式推行政策,赢得市民更多的信任与配合。
出席记者会者包括副主席蔡宛亲、总务李星祥、财政区展源、妇女组主席黎金香、理事黄申龙及黄袖淇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