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14日讯)中国湖南省安化县近日审结一起亲子鉴定引发的纠纷案件。一名男子在与前妻争夺孩子抚养权时意外发现,自己辛苦养育9年的儿子并非亲生,遂提告要求精神与经济赔偿。法院最终裁定,女子须归还抚养支出与精神抚慰金等共计人民币6万2110元(约3.6万令吉)。
《红星新闻》报导,判决书指出,龚姓男子与罗姓女子于2015年10月依乡俗举行婚礼,但未办理正式婚姻登记。隔年1月,两人迎来儿子小罗,出生证明上父母栏分别登记为龚男与罗女。
孩子出生后,两人共同抚养至2017年4月,之后罗女带著孩子返回娘家。期间,龚男仍透过微信与银行转帐,陆续汇出抚养费共2万3720元(约1.4万令吉)。去年9月至今年2月间,小罗短暂由龚男照顾,其间又支出学杂费等2175元(约1289令吉)。
今年3月6日,龚男曾向法院申请取得孩子抚养权,同时请求罗女支付抚养费,但同月20日撤诉。
不久后,罗女反向提告,要求由自己获得抚养权,并请求龚男继续支付抚养费。
案件审理过程中,龚男申请进行亲子鉴定。6月4日,湖南鉴证司法鉴定中心出具鉴定结果,明确排除双方的生物学父子关系。罗女在结果出炉后撤回诉讼。
真相揭晓后,龚男另案起诉,指自己在不知情情况下抚养他人子女多年,造成精神打击与财务损失,要求赔偿37万多元(约21.9玩令吉)。
法院审理认为,既然已确认龚男并非生父,因此不具法律上抚养义务性,其在不知情下误认身分、长期支付抚养费造成财产损失,构成不当得利,罗女因此获益,双方存在明确因果关系。
最终,法院判决罗女返还抚养费3万8720元(约22.9万令吉),并支付精神抚慰金2万元(约1.1万令吉)、鉴定费3050元(约1808令吉)与差旅费340元(约201令吉),共计人民币6万2110元。
判决书同时指出,虽双方未正式登记结婚,但曾长期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属“事实婚姻”状态;然而,一旦血缘亲子关系被排除,法律上仍以血缘为准,相关权利义务需重新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