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6日讯)近期,罗里超载事件频频登上媒体版面,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少司机因追求运输效率,超过法定载重上路,造成交通安全隐忧;同时,民众对道路安全与司机行为的愤慨也逐渐累积,双方在网络及现实中出现对立声浪。
这场风波不仅揭示了运输业界的压力,也反映出社会对监管与执法力度的期待。
无论如何,政府严禁罗里超载,物流业首当其冲,这将掀起哪些连锁效应呢?
大华继显分析员表示,物流供应受阻,短期将对部份行业造成冲击,但影响或有限。
分析员指出,严格执法后,运输与建筑材料成本大幅跳升。
“根据我们的观察,散货运输业者在超载取缔升级后,成本大幅攀升。独立承运商如今需增加行程次数才能完成原本相同的运量,例如洋灰的实际运输成本增加逾60%。”
此外,运输服务供应依然紧张(如司机及洋灰槽罐车短缺),部承包商为赶上工期、避免项目遭受违约赔偿(LAD),不得不支付飙升运费,以确保准时交货。
“我们了解到,洋灰生产商已将约50%的额外运输成本,局部转嫁给承运商,但运输业者仍持续要求进一步调整,使洋灰价格实际涨幅恐超过20%,相等于每吨上涨逾80令吉。”
供应冲击(尤其是准时交付)及运输短缺,仍对大马半岛的小型承包商及混凝土生产商造成压力,并影响施工进度。
谁要承担额外成本?
与此同时,分析员指出,成本飙升在基建类与高楼住宅项目中尤为明显,相较之下,低楼层项目所受影响较小。
“这类大量依赖钢结构和混凝土或洋灰的工程,项目总成本可能被推高多达10%,甚至更高。对于缺乏“成本调整条款”的在建工程,承包商需自行吸收成本上涨压力;部分业者如房产发展商,也可能分担部份成本。
他续指,未来新建住宅及基建项目在报价时,势必反映更高建材及运输成本,最终业者可能将部份成本转嫁至买家或使用者,因此市场成本压力仍持续存在。
各行业受影响情况观察
整体而言,分析员认为运输成本上涨对其所追踪的行业造成的影响为“中性偏负面”。
“根据我们的观察,建材生产商已全面调整售价,以反映成本上涨,而大型建筑与地产公司在现有工程方面所受的赚幅压力相对有限。多数大型企业表示工程进度不受重大影响。”
洋灰业:顺利转嫁成本
另外,分析员称,洋灰业者一般拥有较强的定价能力,过往亦成功将成本上升转嫁至市场。
“尽管物流成本上升,我们预期对盈利的影响有限,因近期的售价调整加上行业具寡头垄断特性。然而,水泥运输服务供应紧张,可能拖延销售的入帐时间。”
建筑业:大型建筑商大致不受影响
大型承包商的影响仍在可控范围内,因其合约中设有“变动价格条款(VOP)”,可将部份额外成本转嫁给客户。对于大型数据中心、工业设施或公共基建工程,这类合约通常已在签订时加入成本波动缓冲,或已与客户协商重新定价。小型承包商则财务冲击较大,尤其集中在住宅或低价值项目,需自行吸收成本上升。
建材占总建筑成本最多50%
在悲观情境下,若建材成本上涨30%至40%,承包商的整体工程成本将增加约12–20%,并可能拖累盈利约6–8%(假设25–30%的旧合约无法转嫁成本)。
此外,大华继显预计大型承包商如金务大(GAMUDA,5398,主板建筑股)、双威建筑集团(SUNCON,5263,主板建筑股)、怡保工程(IJM,3336,主板建筑股),盈利影响低于5%,因大部份合约含有 VOP 保护条款。
产业发展:当前影响有限
部份产业发展商反映,目前成本影响不大,因进行中的合约多为固定价且不可重新谈判,他们也不预期项目进度会受到明显拖延。
若情况恶化,合约成本可能上升数个百分点,但预料最终将透过调整售价方式逐步消化。
太阳能领域:对 EPCC 影响可忽略
管道观察显示,即便是大型太阳能项目,物流成本历来占比极低。承包商并未反映运输费出现明显飙升,但 EPCC 公司采取更审慎策略,并预期现行趋势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