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用 GrabFood 点早餐;中午用 GrabPay 结账;晚上再用 Grab 叫车回家。
对许多东南亚人来说,Grab 已不只是一个应用程式,而是融入生活的日常的工具。
然而,在资本市场上,这家公司却曾被严重低估。如今,当 Grab 终于实现盈利、现金流转正,这家名为 Grab控股(GRAB)的企业,正是东南亚领先的超级App平台,业务涵盖电召车、外卖配送,甚至跨足金融科技、信贷与保险服务。
你知道吗?
自从Grab 上市以来,过去多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金额从数十亿美元下降到约一亿美元级别。亏损多年原因包括:大规模津贴、外卖业务成本居高不下、扩张成本高、金融服务初期投入大、营运效率尚未完全提升等。虽然截至 2024 年全年仍是亏损,但是亏损大幅收窄,约负1.05 亿美元。
多个指标显示 Grab 已进入赚钱或接近赚钱的拐点,尤其是 2024年第3季数据非常有意义。Grab 在 2024 年第 3 季正式实现“双转正”。不仅经调整扣除利息、税税、折旧、摊销前盈利(Adjusted EBITDA)首次转正,同时也录得核心净利。
在 2025 年第二季,经调整的EBITDA为约4900万美元。同期,核心净利为约3500 万美元。收入也在增长:第2季收入约 8.19 亿美元,按年增长约 23%。
而公司的现金流及自由现金流也由负转正:例如 2024 年全年自由现金流为正约 1.36 亿美元。
津贴控制、成本效率提升、金融服务扭亏为盈,这些合力使公司进入赚钱或接近赚钱的状态。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由亏转盈”的拐点是值得关注的:就是从“烧钱模式”转为“盈利模式”。
Grab 盈利加速中
市场共识预计,Grab 的营收将在 2025年至2027 年间以17%至22% 年增速成长,从34 亿美元提升至近 48 亿美元。增长动力来自出行与外卖业务的深化渗透,以及GrabFin 金融服务的扩张。
同时,净赚幅预计将由 2025 年的4.7%提升至 2027 年的12.3%,反映公司在成本降低与自动化运营推动下,正从“烧钱成长”迈向“稳定盈利”。
看图说故事
自 2020 年尾上市以来,Grab 的股价一路下滑,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不过,自 2024 年底起,走势开始明显好转。更关键的是,股价近期成功突破“倒置头肩底”(Inverted Head & Shoulders)型态,并在回调时于颈线位置获得支撑反弹。这一技术走势信号,通常被视为中期趋势反转、买盘重新进场的积极迹象。
总结
综合来看,Grab 正处于从“重整与亏损”迈向“盈利与成长”的关键转折点。基本面上,公司已实现正现金流与核心净利;技术面上,股价突破倒置头肩底型态,并企稳于颈线之上,显示市场信心正在回归。随著东南亚数码经济持续扩张、GrabFin 推动生态协同,Grab 或正迎来新一轮估值重估期。
风险因素包括: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放缓、来自 Gojek 与 Foodpanda 的竞争加剧、主要市场的监管挑战,以及 Grab 金融服务业务推进速度不如预期等。
与任何投资一样,做出决策前进行彻底的研究,并考虑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请读者买卖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