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2日讯)全美AI资料中心全面抢建,耗电需求急升,美国电力巨头西屋电气(Westinghouse Electric)成为最大受益者。响应特朗普号召,西屋计划到2030年在美新建10座AP1000大型核反应炉,市场估值高达750亿美元(约3173亿令吉)。
这是美国过去30年仅有的两座新反应堆商转后(均出自西屋AP1000)的一次大规模重启。回顾2008年,西屋承包美国四座机组工程,却因安全标准严苛、人事与材料成本暴增,导致专案严重超支,还拖垮母公司东芝(TOSHIBA),当时还传出韩国电力公社(Kepco)将金援收购过半股权的传闻。
如今情势全然不同。西屋自2018 年破产重整后,51%股权落入加拿大可再生能源资产公司Brookfield Renewable手上,另外49%由铀矿巨头Cameco持有,西屋重获资金与市场信心。
更重要的是,西屋顺势切入AI商机,日前宣布与Google合作,将导入AI优化反应炉建设流程,提高效率与可重复性。

浴火重生三部曲
西屋从破产中浴火重生,走的道路是“破产重整、核心技术与市场占位、政策红利”三部曲。
专家指出,西屋电气拥有最先进的核子反应炉技术,技术就是底气(AP1000商转、AP300与 eVinci研发、VVER燃料替代),这不只让西屋电器成功“活下来”,还能抢占AI核能新需求。
分析员认为,现今在特朗普核能复兴政策下,十座AP1000背后潜藏数百亿美元市场,可能再次让西屋站上全球舞台中心。
简单来说,这项投资案不只是西屋电气的“死而复生”,更是美国能源策略重新摆位的关键一幕。
核子反应炉技术先进
西屋电气拥有最先进的核子反应炉技术,这让东芝在2006年砸下6000亿日圆,收购总部位于美国宾州的西屋电气,视其AP1000为核能复兴的门票,但最后却是换来破产与记忆体事业分割断臂求生。
据了解,东芝当年“重金压宝”AP1000,不只是单纯的投资决策,而是把整个集团的未来都绑在这一型号的“第三代压水式反应炉”上。而这个选择对西屋电气(Westinghouse, WH)的技术与发展产生了几个关键影响。
专家指出,AP1000是首个获美国NRC完整认证的第三代反应炉,主打“被动式安全”,即便断电也能依靠自然循环为炉心降温,当时被视为产业颠覆性技术。
破产后靠技术遗产翻身
理论上,AP1000本应成为全球标准化机组。但现实上,乔治亚州Vogtle与南卡V.C. Summer工程接连爆雷,成本飙升,工期严重拖延。最终,AP1000在美国本土留下“超支恶梦”,直接引爆西屋破产。
虽然财务失败,但技术资产仍被保留下来:AP1000的安全性获肯定,设计认证延长至 2046年;模组化建造虽导致延误,但也为小型模组反应炉(SMR)提供宝贵教训。西屋更基于此技术推出AP300“缩小版”,希望避开大型建案难以控制的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东芝虽因AP1000伤筋动骨,但其“被动安全+模组化”的技术遗产,反而成了西屋后来翻身的基石。
现役反应炉逾400座
西屋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由创办人乔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与爱迪生并驾齐驱,推动了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1957年,西屋建成全球首座商用核电厂,成为核能发电产业的开拓者。
根据法庭记录显示,西屋是世界领先的核燃料供应商之一,它为全球450座商用反应器中的 80%提供某种形式的服务。在2015会计年度,这2条业务线的营收约为31亿美元,产生的现金流量总计4.03亿美元。
当时西屋还加入竞标沙地阿拉伯核电计划的财团,沙地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
此外,西屋曾与印度拟定协议,建造六座新建AP1000反应炉,但之后因进行破产保护,导致该项目陷入停滞,最后并未落实。
外电报导,2018年核电子公司西屋以46亿美元价格出售给加拿大资产管理公司Brookfield,让其摆脱破产阴霾。2023年该公司再与Cameco联手,以79亿美元接手西屋,并重塑为“能源安全核心资产”。
据了解,西屋在全球拥有50多个反应炉客户,燃料长约和维护合约能带来稳定现金流。
而数据显示,全球现役反应炉超过400座,其中近半使用西屋燃料或零件,这笔生意几乎“不景气也停不了”。
因此,Brookfield提供资本与再生能源经验,Cameco则带来每年逾1800万磅U3O8铀矿产能与全球客户网络,让西屋在燃料端形成“矿到燃料到反应炉”的完整链条,使其成为替代俄系燃料进入欧美的重要战略供应者。
西屋从“烫手山芋”变成“战略拼图”,在欧美能源安全布局中再度举足轻重。
因俄乌战争获战略地位
西屋能翻身,靠的不只是金主,更靠技术实绩。当年导致东芝破产的Vogtle 3号机,最终于 2023年7月正式商转;4号机则在2024年底并网,成为美国40年来首批新建并成功运转的核反应炉,这让AP1000从“财务灾难”翻身为“技术背书”。
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NRC) 在2021年已将 AP1000认证延长至2046年,确保后续专案不再卡在审查程序。西屋也同步推出AP300 SMR 与eVinci微反应炉,分别锁定资料中心与偏远地区需求。
在燃料业务上,西屋更因俄乌战争获得战略地位:欧洲急于摆脱对俄罗斯TVEL的依赖。西屋已为捷克Temelin、芬兰Loviisa与乌克兰多座电厂提供替代燃料,并预计到2025年替代至少 12座VVER机组,市场价值数十亿美元。
分析员直言,西屋经历破产重整与资本换血后,靠著燃料与服务稳住基本盘,再藉AP1000商转、SMR与燃料替代方案重返舞台。如今,西屋同时卡位“大型基载-中型模组-微型分散”三个层级的核能市场,成为全球少数横跨全产品线的核能公司。
政策红利引爆新荣光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直接喊出2050年核电总容量要扩张至400 GW,并要求2030年前新建十座大型反应炉,NRC核准时程则压缩至18个月,这为西屋带来巨大政策红利。
尽管西屋的竞争对手不少,但短期内,在美国大型机组市场,西屋几乎没有真正的对手。其中,韩国APR1400虽曾挑战,但在2025年初已与西屋达成和解,限制其在北美发展。GE Hitachi的BWRX-300与TerraPower的Natrium 则主攻SMR与新技术,但主攻中型市场。
至于另一家TerraPower Natrium ,这是比尔盖兹投资的钠冷快堆,尚处于示范阶段,最快2030年才可能商转。再加上AI带动的电力需求,西屋优势更为明显。
根据《IEA》估算,2024年,资料中心约占全球用电量的1.5%,但在过去5年里,每年成长12%。生成式AI需要庞大的运算能力来处理巨型资料库中累积的资讯。目前美国、欧洲和中国约占资料中心用电量的85%。
报告指出,按照目前的速度,资料中心到2030年底前将占全球电力消耗的3%,资料中心的耗电量将达到约945TWh(9450亿度电)。
外媒预计,到2030年AI伺服器耗电量可能达 500TWh/年,相当于德国全年电力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型基载核电的战略地位只会更加凸显。
专家认为,西屋已经从破产阴影中翻身,借由技术底气、燃料业务与政策推力,站上全球能源舞台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