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在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将重新对特定贷款拖欠者实施禁止出国的条规,有人对此拍手称快,认为政府终于对"老赖"硬起来。

目前,政府所拟的出境黑名单锁定2类借款对象,即拖欠贷款超过5年并月入超过6000令吉,以及在海外工作的人士。

据高教部透露,多达40万名高等教育基金PTPTN的贷款者,从未偿还他们的贷款,而且有人拖了十多年都不还,总欠款已经高达50亿令吉,有些欠贷者更是毕业十多年了,但却未还过一分钱。

曾几何时,PTPTN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欠钱不用还"的借贷工具,有者一借是几万以上的,当社会习惯于"赖账没事""反正政府有钱",当大家都有一个想法"反正又不是我一个人不还","等他们追帐的时候才打算",那国家的财政、制度、信任便会逐渐崩塌。

如今,政府将出境黑名单锁定一些欠贷的对象,或者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至少要让欠贷者了解,政府已开始采取行动,然而除了这两个特定对象以外,政府应更需全面并制度化追回欠款,而非仅锁定特定群体。

PTPTN之所以陷入困境,并非制度本身有问题,而是"借贷文化"被误解成"政府补贴",许多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收入虽不高,但宁愿分期买新手机、出国旅游,也不愿意按月偿还贷款,这种"选择性还贷"的心态,才是真正拖垮制度的隐形杀手。

许多欠贷者都会认为,"我工资才两三千,先顾生活吧,反正政府也不会采取行动",但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金额,而在于态度,还款不一定要一次性偿清,也可以依比例偿还,哪怕每月让他们必须还一点,也代表一种负责任的姿态。

要实行这个强制政策,政府真正就要硬起来扮黑脸,摆脱"怕得罪选民"的政治考量,让PTPTN回到金融制度的本质,只要欠贷,禁止出国只是第一步,更应设立长期的还款制度,比如强制工资扣款,如果月入2000令吉,那就扣50令吉-100令吉也好,让他们养成还款待习惯,而不是拖拖一下就不用还。

此外,欠贷者应该要列入信用评分、与购屋贷款挂钩,让欠贷者明白,不还的代价,不只是不能出国,更会影响人生未来的贷款规划。

如果政府继续持这样软弱态度,让欠钱的还比借贷者还凶,那一个国家的教育基金,继续不断被掏空、被滥用、被视为"理所当然",最终会变成什么?新的学生无法获得贷款,政府被迫削减预算,教育机会不再公平。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已经一步一步在砍一些福利措施,比如私立大学考获一等荣誉学士学位的借贷者,已经无法享有豁免PTPTN贷款,而这一个举措,其实就是因为高等教育基金孱弱的财务状况导致,这也剥削了一些努力读书的私里大学所应享有的福利。

政府应该做的,就是强制所有欠贷者立即还款,还多还少都是一个数,而不是只锁定一定的群众还款,"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我们要唤醒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让诚信重新成为国民的底色,一个懂得"有借有还"的社会,才能让国家继续前行。

林艾萱

毕业于博特拉大学大众传播系,拥有18年媒体经验,曾任职多家报馆记者及乐活志主编,现为自由文字工作者及专栏作者。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