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马世芳老师的作品,当然是他在台北的电台主持访问音乐人的节目,其中他访问陈昇和伍佰的节目更是听过好几遍了。华语广播当中,大概只有他的节目这么深入谈音乐。

这次首次访马更过瘾,他在星期天(6月16日)的诚品吉隆坡店讲座中分享巴布·狄伦 (Bob Dylan)、披头四的词曲如何影响他。其实我对这两个都无甚兴趣,我的品味跟Beyond相近,英国老团都是偏好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与大卫·鲍伊(David Bowie)。错过了星期六有关写好吃的讲座没关系,我还是买了新书《也好吃》回家拜读。

马世芳这位台大中文系的学长很有趣,以文字形容如何下厨、如何选材,让我这个刚刚煮饭只有几年资历的初学者获益良多。平时我不知道的形容词,原来都在书中找到答案,例如“宽油热锅”。其实就是多放油、铁锅要烧热的意思。当代很多人主张少油,但是常炒菜的都知道,这一招让你上当,因为少油就很容易烧焦,除非你加些水而且一直翻炒。

已经没有回办公室的这几年之间,我也常常居家自己张罗三餐,有时候觉得是苦差,因为也需要花时间。根据马世芳在书中的说法,每每想到要做饭就欣然离开电脑,煮饭是为了远离工作。果然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其实我常自己准备是想要远离外食的高糖高盐多味精的问题。书中介绍不同菜式的做法,但我比较想做的是广式烧肉、滑蛋虾仁、东坡肉与猪脚之类的,炒蛋可能我会比较倾向自己的手法,他介绍的方法倒是新尝试。

至于这位自称“从文青变成文艺中年人”的作者推荐的居家烤面包术,还有一些做煎饼的做法,以及蛮多篇幅介绍的面食,我由于严格控制淀粉摄入量,一边读著还是跟自己说:“这些一堆面粉做的东西,能免则免吧。”不是开玩笑,也许因为少碰淀粉、不必要的甜饮食,胰脏不需要一直生产胰岛素应付多出来的糖份,整个人也精神了起来。

以前曾经嘴馋的我,读著《也好吃》竟然没有饿肚子想吃东西的冲动。陈俊旭医师说的饭前没有很饿、饭后没有打瞌睡,方识钦医师说的一天一餐半,曾经发福的我也已经慢慢体会到个中奥妙。

读这本书除了学习新事物,也有好一些似曾相似的感觉。例如书中介绍的粢饭,也就是饭团夹著或脆或软的油条,炎炎仲夏等大学开课时,在板桥的湳雅夜市有吃过。台北市新生南路与和平东路附近卖的萝卜丝煎饼,应该是我下课经过时偶尔吃过的那一个小摊位。

最大收获当然是其他做饭的方法,包括冷油入冷锅、冻肉入冷水,都是我没想过的做法,有机会可以试一试。有时候别人的方法参考一下,自己的方法加减融合一下,也会豁然开朗变成日后的厨艺手法。失败之作总是会有,与其不尝试以为自己不曾失败过,还不如亲手做做看,跌跌撞撞总会摸到自己的办法。

他的读者之中,相信接下来会有很多人在厨房一边煮饭,一边参考这本书。欢迎加入居家煮食俱乐部。

姚文杰

台师大中文系毕业,澳洲认证翻译师(中译英)。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