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的功能不只是运送人们,它更牵引著我们如何理解与感受周围环境与人群的关系。图为民众在吉隆坡巴士站等候巴士。(图取自Rapid KL网站)

在当代社会,城市早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场域。即便未居住在城市,人们为了获得较丰沛的资源,使得城市与乡村间的往返移动显得平常,包括为了教育、医疗与工作等。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如何配置其中的社会资源显得极为重要,因它深刻牵涉到人们如何在城市里开展各种社会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体现一座城市的人文价值与素养。而这篇文章想要谈谈,我们的城市需要多些关照人群的设计理念和价值,同时需要扭转过度强调硬体建设的思维。

总有各式各样的指标衡量一座城市是否适合人们居住生活,比如“宜居城市”概念关心城市在交通设施、生态环境与其他公共资源的分配管理方面更为永续。无论不同指标在细微之处有何差异,背后核心的价值皆在探索如何建立以人为本,并关照周围环境的城市设计。

硬体与软体相加乘

既然城市因为资源的相对集中和齐全而吸纳了周围区域的人口流动,那么城市设计就必须考量如何透过资源配置,让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们,无论各自族群、性别、年纪与行动能力等条件的差异,能够平等、安全与有尊严地生活。

从此角度探究,虽然城市基础建设如交通等看似只牵涉到硬体设计,背后其实隐含著城市设计者甚至是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的想像与价值。这是因为,城市设计会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彼此如何在周围社会环境、公共设施或者私人场域里互动,并在过程中产生有机连结,使得硬体与软体条件效应不断加乘。

比方说,一个公共交通设计不良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探索城市的意愿,甚至可能形成区隔排斥,导致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体因拥有私家交通工具的选择而得以自由移动。久而久之,连带降低城市里不同经济与社会背景的人们互动的频率,同时削弱人们与周围地景环境的连结能力。

缺乏城市想像

相反地,一个较强调平权、开放价值的城市,便会努力在各种细小的城市设计安排中,让不同社会背景的个人都能尽量平等地接触使用公共资源。想像一个居住较偏远的居民如何享有最基本的配置——他们可否拥有同样权利乘搭公共交通、获取公共资源并享用设施的便利?

一般上,我们社会投注于城市的心力大抵著重于硬体设备,这可能源自于许多地方仍常见基础设施的匮乏。由于缺乏对城市的想像,我们较少看见人文价值在城市设计中被理解、考虑与想像的痕迹。以易达性为例,针对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我们惯习的方法往往就是盖更多的道路,但却常忽略其他交通模式也可作为选项的可能。

开车或许让人较快速抵达目的地,但如果我们把多元的价值注入都市设计,我们自然会考量有不同交通选择和需要的人,也许走路、乘搭公车、有轨公交、脚车或综合方式等,如何能同样安全地到达目的地。一座城市可运作的方法,从来就不只限于一种。

影响日常生活

提供多元的交通路径和模式给人们选择,意味著我们愿意去理解每个人的需要并探索其他的可能性。使用大众交通设施来通勤也许较缓慢,但较能提供人群相遇的场域。当我们的城市设计中少了这些想像,背后意味著整体社会由上而下不太注重人们如何处理和理解社群与环境之间的多元关系。这正基于交通工具的功能不只是运送人们,它更牵引著我们如何理解与感受周围环境与人群的关系。

比如,当我们与周围小社区的联系不经意地被大道穿越而断裂,让原本近在咫尺的社区两边变得天差地远,如此形成了疏离也阻绝了小社区两边细致探索和互动的频率和机会。这种以效率思维为主导的惯习不仅展现于交通设计上,久而久之,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城市使用者日常生活的惯习。

这就如前面所提及的,一座城市体现的价值与社会关系常与城市设计互为有关。比如在槟城,我们看见很多为了一时便利、没有习惯替人著想的无心人,将车直接停在店门口拦路屡见不鲜,完全无视会否影响其他城市使用者,甚至造成灾难。

对一个城市而言,硬体设备是相对容易办到的低门槛目标,只要有资金,我们可以轻易地进行各类大大小小的建设。但是城市中的软体,那些关乎到人如何有尊严、彼此尊重地在城市中生活的惯习和思维,则需要花更多时间培养。这部分也必须踏实地从政策思维上一点一滴改革,包括从政策设计上更加在意以人为基础的价值、形成助于政策讨论的开放对话空间。期待我们有朝一日能逐渐成为尊重与体贴多元人群的价值的城市。

潘怡洁

槟城研究院遗产与都市研究组分析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