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传统手工蜡染布料──峇迪,它不只是国家文化象征,也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

如果最近有来到槟城乔治市,想必会明显感受到活泼的文化创意能量氛围。除了常见的新式咖啡店外,许多创作者也在老店屋里贩卖设计的小商品,而兴起的文化讲堂也开始讨论城市里发生的各式议题。

最近适逢一年一度的槟城乔治市艺术节,除了各类艺术表演外,今年也邀请台湾知名的松山文创园区,举办几场关于创意市集、文创园区发展的对谈与分享。趁这个机会,我们也来谈谈文化创意在槟城的契机。

城市重要经济来源

对于许多民众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可能有些陌生,简单来说,它可以是任何包含与文化有关的创意设计产品的总体。这个概念起源于20多年前英国所提出的“创意经济”,指的是将创意与较具有知识性的产业结合,以此所形成的经济类型,比如博物馆、手工艺、服装设计产业等。

至今,创意产业已成为许多城市重要的经济来源。而由于通常这些产业以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内涵元素,华语圈包括台湾,惯常将其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它的定义可以很广,指任何以文化作为内容载体,加以创新后作为商品贩卖的产业。比如,一些在原住民部落已然要失传的技艺,透过设计师的重新学习与创新,进而将这些传统工艺元素再制成其他产品,包括手提包、手环等,可以称之为文化创意产业。

当然,这样的操作方式也容易遭受批评,包括类似的商业方式可能会让我们对特定文化产生误解,比方说,一个原本在特定仪式中才会使用的物件,当被制作成商品贩卖后,消费者可能就无法理解这个物件原有的意义,只看得到商品本身的美感或有趣性。这类问题固然值得深思,背后却也关系到创作者在发想各类创意时的出发点,以及如何敏感地意识到产品所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这也是接下来要谈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意者与消费者彼此所交织出带来社会改变的力量。

不忽略产业“文化”面谈到文化创意产业,有者可能认为,最关键的部分在于产业本身的利润。没错,无论大小新旧的产业要能生存,营利是让它得以永续生存的必要条件。但除此之外,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面向,这不仅是不同品牌得以彼此区隔的关键,也考验著设计师如何将文化与创意转化为产品内涵的功夫。

而很多时候,这些创意的来源并非无中生有,关乎设计师个人的美感兴趣,并且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连结与理解。但是,这又如何与社会进步动力相关呢?延续著前述的例子,当一群部落年轻设计师对即将逝去的部落工艺的追寻,开始向在地工艺师学习如何编织的技艺,并透过适度的创新将这些技艺转化成商品时,我们能够说,这个过程已开启了看似微小但不容小看的社会力量。

在学习传统工艺的过程中,不仅是该技艺本身,设计者还可能因此重新认识部落文化,并体验自身所具有传承文化的责任,也发觉到部落各方面值得关心的议题,如环境文化、社会与经济等。而在这过程中所逐渐长成的对于部落文化的爱惜与责任,也会让设计师有自信地成为部落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传递者,因此在行销的过程中,就不只仅仅是为了营利而已,也明了到这个过程也是教育消费者的重要契机。

了解商品背后意义

于是,在面对消费者时,无论透过包装或者品牌故事里头,设计师们也会尽可能让消费者了解商品背后的深远意义。这个交流的过程便如上所述,文化创意产业所带来的不全然皆负面、或与原有文化断层;相反地,这些商品能积极地成为创作者与消费者沟通生活价值、社会想像的来源。这也是目前台湾一些文化创意从业者的理念与价值。当众多具有这样理念的小型文创设计者逐渐增多后,它便形成一股满温柔的社会改革动能,进而成为触发民众关心各类社会文化议题的起点。

近几年在槟城,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不断萌芽。背后的原因,除了文化遗产吸引了观光客大量涌入后,文化创意成为可赚钱的新领域外,我们也必须肯定这也突显著众多设计者让本地社会迈向更好的渴望。比如说一些设计师也重新寻觅即将消失的老工艺,如传统华人建筑的雕花、木雕刻等,亲自向老师傅学习,随后开课分享给其他市民。

我们期待,在这些努力累积愈多之下,将成为槟城从事推广各式知识、社会价值与传承工作的重要种子。而我们期待,目前本地这些文艺产业大抵仍停留在个别力量的状态下,未来政府能够在整体政策上给予扶持,包括有评鉴制度的资金补助与辅导等,如此才能让这些个人之力透过政策支持带来更多发展的可能。

潘怡洁

槟城研究院遗产与都市研究组分析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