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

一个国家政策的产生,通常并不是凭空发想,而是有一定的程序来形成。这包括了从认知问题、形成政策、执行到后续的监测,都必须经历很多的步骤。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召集专家学者、利益相关人与技术官僚来对政策作出确切方向。

但不管经过多么精细的讨论,当新的政策落实以后,不管是在经济、社会等领域,必然会出现多种声音,有赞同与反对的立场都是无可避免的。因此政策落实前的讨论,虽然看起来拖慢了政策的执行,却也是保障大众利益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政府官员众口不一

但马来西亚的政府官员,一直都习惯以大家长的姿态来面对民众,来管理人民,而非以服务人民的“人民公仆”自居。故很多时候,政策从制定到执行的过程处于“黑箱”,外界无法了解其中的讯息,而政府官员也常常众口不一,故政策在颁布以后,才能够感受到民众的直接反馈。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感觉政府对政策上的态度总是反复,不管是摆荡已久的的外劳政策、前日子掀起过一波激烈反应的医疗涨价风波,都让人不禁怀疑其中到底有多少是误传,又或是政府在受到反弹之后的政策急转弯,也使得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感日益降低。

如同最新颁布的油价政策,从原本的月报价机制,到4月1日开始实行了“每周报价机制”,是一系列对现有汽油销售政策的渐进式改革。但从现有落实情况来说,我们可以了解油站业者不但无所适从,连官员在政策上的颁布都出现反复的情况。从一开始油价可折扣与否就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之时,油站业者更道出了政策种种的缺失,其中又出现了多少政策与现实的落差。汽油价格的机制直接影响到民生用品,但人们对这政策的了解却是有限。

参与对政策的讨论,是对自己与社会的负责,但在大马现有政治氛围下,发表意见很多时候就会被划分到朝野两党之中,无法有理性讨论的社会空间。在众多老牌民主国家,都拥有各种针对不同议题而发展出来的公民团体,也是一个国家在民主化中不可或缺的发展过程。而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对马来西亚的民主发展所需要交的功课。

余澎毅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