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U玩食》带大家走访了隐藏于住宅区内的Taksu Gallery;本期,我们则来到吉隆坡十五碑的 Wei-Ling Gallery,这里正展出马来西亚艺术家张洁菁(Cheong Kiet Cheng)的第七次个展——《青鸟》,其灵感源自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的同名童话,象征著寻找希望与光明的旅程。

Wei-Ling Gallery 由林慧玲于2002年创立,旨在推动与培育马来西亚当代艺术的发展。其旗舰画廊位于吉隆坡十五碑(Brickfields)区的一栋历史悠久的老洋房。2004年,画廊发生火灾,随后由马来西亚著名建筑师林倬生负责重新设计与修复,使空间在保留建筑特色的同时,更加适合作为艺术展示场所。2011年,画廊拓展出第二馆“Wei-Ling Contemporary”,专门用于更具实验性、跨媒介或特定策展项目的展览。

画廊持续致力于将马来西亚当代艺术推向国际舞台,同时代理并呈现备受瞩目的本地与国际艺术家作品。在持续推动本地当代艺术发展的同时,Wei-Ling Gallery亦是马来西亚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出版机构之一,重视艺术档案化的价值。

画廊的出版实践涵盖艺术家专著、艺术家书籍与展览图录,透过梳理与记录艺术家的创作脉络,呈现其艺术实践中常被忽略的细节与特质,并进一步促进公众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与欣赏。

《青鸟》限定展览 张洁菁第七次个展

马来西亚艺术家张洁菁(Cheong Kiet Cheng)第七次个展《青鸟》于Wei-Ling Gallery展出,展期为9月6日至10月3日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的绘画作品,如同一部私人回忆录,记录了她过去二十年间与疾病、挣扎以及重生相伴的生命历程。

《青鸟》
《青鸟》

尽管作品根植于漫长的人生历程,每一件画作仍然保有当下瞬间的鲜活感与张力。本次展览将她的艺术创作实践置于更广阔的语境中——探讨艺术作为疗愈媒介的可能性,并延展她对记忆与韧性交织关系的探索。

《我与狼》
《我与狼》

这次个展的创作灵感源自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的童话《青鸟》(The Blue Bird),故事讲述一对兄妹踏上寻找希望的旅程。张洁菁以“引路者”的视角重新演绎,带领自己的孩子走向光明与安全。

《Mermaid in the waves》
《Mermaid in the waves》

她的水墨与钢笔创作以层叠累积的线条展开,每一笔都承接前一笔的轨迹,编织出充满生命力的连结场域,宛如生命本身的律动与回响。

《梦》
《梦》

张洁菁的创作历程深受思觉失调症经验影响——这种病症在女儿出生后反复发作。她坦然面对自身状态,以信念为依归,将其转化为贯穿创作的灵感,“若我所患之疾乃前世业力所致,那么这份苦痛或许正是我的导师。”她将这份体悟带入画室,任其在笔墨间自成形态。

《伴我同赴月》
《伴我同赴月》

由此观之,《青鸟》系列作品成为一种蜕变的实践。张洁菁将生命中的困厄转化为独特的视觉语汇,拒绝将疾病视为亟待征服的对象,而选择将其拥抱为学习与成长的源泉。

《Me and the Big Bird》
《Me and the Big Bird》

她将其视为一种淬炼之力,雕琢其形、砥砺其神,使她得以游走于脆弱与坚韧的临界。这些画作共同绘就她的归心之路——每一幅都是数年治疗、每日冥想与严谨内修所带来的突破与成长。

左图为《优雅的午后》;右图为《祢是我》
左图为《优雅的午后》;右图为《祢是我》

凡有意参观者,可先至Wei-Ling Gallery官网进行预约

左图为《In the wood》;右图为《日常·光与爱》
左图为《In the wood》;右图为《日常·光与爱》

左上为《Seeing light》;右上为《Dance with the waves》;左下为《Walking fish》;右下为《Hugging by a tree》
左上为《Seeing light》;右上为《Dance with the waves》;左下为《Walking fish》;右下为《Hugging by a tree》

【资讯栏】

Wei-Ling Gallery

地址:8, Jalan Scott, Brickfields, 5047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时间:周二至周五 10am-6pm & 周六 10am-5pm (周日、周一、公共假期 休息)

Instagram

刘永杰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