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4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政府学校外租礼堂禁酒言论引起华社不满,马青柔佛州州委蔡群豪与民主行动党明吉摩州议员周忠信分别表达不同立场,前者认为“学校外租是被迫行为”,后者则指出“全面禁酒矫枉过正”。
蔡群豪今天发文告指出,许多学校将礼堂外租,并非“要租”,而是“被迫租”,因为学校经费长期不足。
“有头发,谁想做癞痢?若政府拨款能够充分覆盖校方需求,学校自然不必靠礼堂租金来维持运作或升级设备。”
他强调,事实上酒商在多年间对华教发挥关键支撑作用,例如马来西亚皇帽(Carlsberg)自1987年起主办的《十大义演》已筹得逾5亿8000万令吉,惠及全国逾600所学校;虎牌啤酒自1994年推动的华教义演亦筹得超过4亿令吉,协助逾540所学校改善校园设施。
“这些被视为‘含酒精活动’的义演,背后其实是操场翻新、课室修缮与设备升级的资金来源。它们推动教育、改善环境,让孩子能上更安全舒适的课堂。”
针对外界担忧酒精活动会影响学生价值观,他回应道,相关活动的参与者皆为成年人,学校不会让学生涉入。
“与其纠结于偶发性的礼堂租借,不如正视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长期冲击。如果真正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治理网瘾恐怕比全面禁租含酒活动更迫切。”
民主行动党明吉摩州议员周忠信则在面子书贴文强调,非穆斯林饮酒在我国并不违法,酒精饮料也非禁品;宴会不是酒会,学校礼堂更不是宗教场所。
他认为首相在国会的表态属“研究阶段”,并非最终禁令,但相关说法明显是被伊斯兰党议员“酒会”与学生道德挂钩所误导。
“首相仅表示倾向不允许此类活动(cenderung tidak membenarkan pesta seperti itu),仍在与教育部长详细研究(sedang meneliti)条例。”
周忠信强调,若外部团体或家协租借学校礼堂举办私人宴会、婚宴,只要并非校方官方活动,就不应全面禁止使用酒精饮料。
“没有酒精,婚宴、敬酒仪式如何进行?这样的禁令显然‘矫枉过正’不符合马来西亚多元种族、宗教与文化的国情。”
他建议,若真要规范,也应仅限于上课时间与国小、国中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