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4日讯)马华总秘书拿督张盛闻表示,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国会宣布,“政府学校不得举办涉及酒精饮品的活动”,不仅严重伤害了我国多元社会的基础,更直接威胁到华校,尤其是华小和华中的发展。
张盛闻指出,这项禁令忽略了华校教育体系的独特历史背景与运作模式,其中全国共有约890所政府资助华小(前称半津贴华小)及81所国民型中学(亦称华中),许多学校往往面对经费不足的问题。
他披露,为了维持学校运作与维修设施,乃至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提升,华社一向秉持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而出租礼堂,正是华校赖以寻求更多发展资金的传统途径之一。
“大部份华小和华中将礼堂租予私人单位,用于举办婚宴、校友聚餐、社团晚宴、慈善义演或地方庆典。所得的租金收入,将全数投入学校的用途,用于改善校舍、添置设备、资助学生活动及师资培训,这是一种‘以校养校、以堂养教’的良性循环,不仅体现了华社对教育的责任感,也强化了民间教育自主的精神。”
他重申,华校礼堂出租活动的宗旨清晰而正当,即为了教育、为了孩子、为了延续华教精神,这是一份延续了数十年的民间力量,若政府粗暴地切断,便是在否定华社对国家教育的贡献。
“一切筹集的款项,都回到学生的教育,不必依赖政府的拨款。这个单纯和简单的目标,正是过去几十年来,支撑无数华校董事会、家教协会、社区努力的信念。然而,如今政府一句‘不得涉及酒精饮品’的指令,就等同‘一刀切’地斩断了学校的自筹收入的渠道。”
“我们希望首相与教育部能够明白,这不是道德或宗教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学校发展、孩子教育的问题。”
张盛闻也指出,在许多小城镇与新村,华校礼堂往往是社区唯一足够容纳大型活动的场所,当地居民在此举办婚宴、庆典或社团晚宴,不仅方便,更象征著社区与学校作为命运共同体的紧密联系,一同参与学校发展。因此,礼堂出租的意义,远不止金钱层面,而是推动社区与学校共融的一种文化。
他强调,华社出钱出力为学校建设礼堂,从来不是为了鼓励饮酒,而是通过出租礼堂来维持教育发展、改善教学环境。
“政府以‘涉及酒精’为由全面禁止政府学校范围内举办涉及酒精饮品的活动,既无视非穆斯林的文化习俗,也破坏了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元共存平衡。”
张盛闻强调,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宗教、多族群的国家,任何政策若以单一宗教标准套用在全民身上,势必会造成不公,引发不满。
“政府有责任维护非穆斯林群体的生活与文化空间,绝大多数租借华校礼堂举办宴会的都是非穆斯林,他们的饮食文化理应受到尊重,否则谈何‘昌明大马’?”
“我呼吁代表华人的内阁部长应该在内阁会议中建议政府取消这项禁令,让华校继续有自由维护权利管理礼堂和进行符合华人文化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