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4日讯) 马来西亚拿督企业家公会总会长拿督斯里郭则仪呼吁,政府与教育部正视校园安全危机,立即展开全国性系统检讨与改革,重建一个“安全、关怀、尊重”的教育环境。
他指出,每一宗校园悲剧,不只是教育的失败,更是社会的疏忽,必须以国家安全的高度来看待校园安全问题。
“学校是孕育国家未来的地方,不应成为恐惧与暴力的温床。教育的意义,在于启迪智慧与品格,而不是让孩子在伤害中成长。”
郭则仪今日发表文告,针对一宗又一宗校园悲剧发生,包括霸凌、性侵、自残、自杀、暴力冲突,作出上述呼吁。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体系,出了什么问题?孩子每天走进校园,带著梦想,却有人带著恐惧。那些本该充满笑声的操场,如今却弥漫著沉默与压力。”
郭则仪强调,校园暴力、非礼与学生自杀事件的频密发生,已不再是个别问题,而是国家教育信任的危机。
他提出四大改革方向,建构从制度到心灵的保护网,一是成立全国校园安全指挥中心:整合警方、教育部、辅导机构资源,实现即时通报与连结应变。二为引进AI安全监控与匿名检举机制:保护受害者隐私,防止事件被掩盖。三则是强化心理辅导与教师训练:让教师能辨识学生的心理危机并及时介入。四为推动家长与社区参与机制:形成“全社会守护校园”的共防网络。
郭则仪指出,许多悲剧源自于学生长期“被孤立、被霸凌却无人倾听。
他建议,政府设立全国校园心理健康计划,引进专业心理师、社工与志工进驻学校,进行早期辅导与危机介入。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勇敢求助不是软弱,而是力量。校园必须成为一个可以被信任与被守护的‘第二个家’。”
此外,他呼吁,企业界、非政府组织与媒体共同加入守护校园安全的行列。企业除了创造经济价值,更应承担社会责任,透过CSR计画支持心理辅导、教育安全训练与校园科技防护。
他指出,任何政策若缺乏人文的根基,终将失去温度。校园悲剧频繁,反映的不只是制度漏洞,更是社会情感与价值的断层。
“安全的学校,不只是有围墙与守卫,更要有温度与良知。”
他强调,真正的治本之道,是重建人心,复兴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不该只是追求分数的赛场,而应是塑造灵魂的花园。家庭要重新成为孩子学习同理与责任的起点,教师要成为点燃希望的引路人,而非冷冰冰的评鉴者。社会也必须扛起共同责任──媒体要传递正能量,企业要坚守社会良知,政府更应以“人”为中心制定教育政策。
“我们要培养的不只是聪明的学生,而是有品格、有担当的一代。”
郭则仪说,唯有人心的复兴,才能真正守护教育的未来。当一个社会以善良为荣、以正直为本,校园自然会成为希望的地方。
“校园安全与学生心理健康并非单一部门的问题,而是全民的使命。每一位孩子的笑容,都是国家的希望。别等下一宗悲剧,才开始后悔。让我们携手,为孩子筑起希望的防线,让他们在阳光下学习、在尊重中成长,成为马来西亚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