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26日讯) 针对警方调查马大新青年的“废除大学预科班”言论,3州华堂青年团联署声援马大新青年,并指出制度改革不是犯罪,打压青年声音才是真正破坏公众安宁。
联署的3州华堂青年团分别是马六甲中华大会堂青年团、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青年团以及柔佛州中华总会青年团。
文告指出,马大新青年日前向高等教育部提交一份投诉报告,提出公众对大学中心单位(UPU)的收生系统严重不公的意见,并建议废除大学预科班,惟却遭到警方援引刑事法典第505(b)条文(发布破坏公众安宁的言论)及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调查。
“一个旨在提出制度改革、回应公众关切的理性提呈,却被当作刑事案件对待。”
文告重申,不认同一个政策建议,最恰当且健康的回应方式应是公开反驳与理性论述,而非报警与动用警方进行调查。
“动用公权不仅破坏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也严重打击青年群体对制度改革参与的信心。一个执法过度的社会,不会让人民感到安全,只会让人民陷入‘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的恐惧。”
“开档调查马大新青年,难道就解决了常年困扰高教部的问题吗?还是沉默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
“继续无视不透明的入学机制、不一致的录取标准,敷衍每年无数优秀学生被拒之门外的挫败,这些正正才是阻碍教育发展的态度。”
文告强调,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原是为打击网络色情、虚假、威胁或恶意评论、骚扰与仇恨言论等,以避免通讯设施遭滥用,而非用于对付批评政府政策的理性建议。
“此条文如今却被滥用于调查制度改革声音,这是对法律用途的严重扭曲。”
文告也呼吁政府与高教部正视UPU制度中的结构性不公,展开全面制度审查与改革,统一与透明的大学录取制度,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此外,高教部也应该停止将制度性批评政治化及刑事化,保障青年群体合理表达意见的权利,同时约束执法单位滥用法律,确保刑事法典与多媒体法令使用恰当。”
青年不是国家的敌人,恰恰是国家未来改革的伙伴。一个愿意倾听青年声音的政府,才是真正走在现代民主轨道上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