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1日讯) 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披露,公共工程局与地方政府的技术评估显示,地震共导致62间民宅、2间祈祷室及9座政府建筑受损,惟损坏属轻微,并不影响使用安全。
他说,包括国能(TNB)、国油(Petronas)、马来亚铁道公司(KTMB)及供水设施在内的重要基础设施,也已确认运作正常。
“,我们了解受影响最深的,是房屋受损的家庭。州政府在国家灾难管理机构(NADMA)支持下,将向62户受灾家庭提供最高3000令吉的一次性援助,以减轻灾后压力。”
翁哈菲兹今日在柔佛州第15届第4季第2次立法议会上,作出上述透露。

近期昔加末及峇株巴辖地震频发,引起民众关注与不安。翁哈菲兹在议会口头答复环节回应多名州议员提问时透露,州政府已制定短、中、长期防灾应对方案,加强地震防范意识与监测机制。
他说,自8月24日首次地震发生后,昔加末县长已即刻动员相关单位展开安全评估,并于当天召开特别会议,以确保设施安全、处理居民投诉及发放正确讯息。其后,州政府也多次召开专案会议,包括制定地震应对标准作业程序(SOP)、推动社区防灾计划(CBDRM),并要求学校建立灾害应对方案及进行演练。
“州政府于9月8日召开气候与灾害特别会议,议决加强地震监测系统、增设地震台站、修订标准作业程序(SOP)及提升社区防灾意识,同时提出短、中、长期措施。”
翁哈菲兹透露,短期方案包括设立24小时灾害行动室、透过官方管道发布安全讯息、制定地震应对SOP,以及加强社区防灾教育。
“中期措施则涉及与大马气象局、矿物与地质科学局等加强合作,增设两座新的及提升现有6个地震监测站,以加强科学监测。”
至于长期方案,他表示,州政府将持续研究断层线、提升新建建筑的抗震标准,并检测医院、水坝、数据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的耐震性,另亦计划运用人工智能(AI)更新地震风险地图。
“虽然近期地震规模不大,但已提醒我们,柔佛同样面对地质挑战。再先进的科技与规划,都必须与民众的防灾意识并行,才能在未来更好地应对可能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