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心灵扶助协会主席叶蔚冰。

(马六甲30日讯) 国内即将迈入地方流行病过渡阶段,而在防疫措施逐渐松绑之际,公众必须谨慎看待自身的心理及情绪变化,避免心理压力成为危害健康的“计时炸弹”!

马六甲心灵扶助协会(Befrienders Malacca)主席Debbie叶蔚冰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该协会近来平均每月接获逾1000通求助电话,而该数据在今年2月后持续攀升,预料接下来将突破每月2000通。

她说,求助者的年龄层介于11岁至60岁,其中以30岁至40岁年龄层人士占多数。

“协会所接获的逾1000通求助电话之中,有自杀倾向的求助电话占约19%。求助电话内容主要围绕在3个课题,即健康、工作问题以及家庭问题。”

“尽管大多求助电话为长久寻助者,但近来也有新的寻助者主动联系我们,这让我们感到欣慰,这或许与我们加强宣导工作有关。”

她表示,该协会目前有20位义工,365天全天无休,在每晚7时至午夜12时,准时在线上倾听来电者的烦恼,而寻助者也不需担心公假,通话内容及他们的资料皆保密。

“碍于义工人数有限,我们也只能尽力而为,如今每名义工平均每天接听3至4通电话,服务时数平均为每日2小时30分钟。”

她说,该协会最新的热线为06-2250791,服务完全免费。“接下来我们也将在4月起,招聘更多义工,加入我们的行列。”

叶蔚冰平日忙碌工作,夜间则化身聆听者。
叶蔚冰平日忙碌工作,夜间则化身聆听者。

叶蔚冰坦言,尽管现在大家逐步恢复到正常生活,惟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心理层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及忽略。

“在疫情下,民众担心感染风险之余,又面对物价上涨、工作压力、经济及财务压力下,这容易导致人们出现焦虑及不安。”

为此,她建议民众多一些关心身边人,若身边人表达面对很大压力时,应尝试以同理心关心对方。

“如今社会对于情绪问题及心理健康的醒觉已有所提高,政府也积极在疫情期间提供求助热线,相比以前的以前是避而不谈,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当头脑生病或是不对劲时,这就如身体生病需要看医生一样普通,民众应第一时间尝试寻求帮助,不要以为看医生就代表自身有问题,或得了精神疾病。”

她也强调,在逐渐开放之际,民众不应忽略情绪上的转变,并应时作出调整。

“就算是康复的冠病患者都会有焦虑,包括会不会感染其他人、或再度受感染等。为此,民众要同时兼顾生理以及心理健康。”

此外,叶蔚冰建议民众勿转发自杀新闻报导,因为对于家属是伤害,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这些失去的宝贵生命,对于家属来说是很重要且无可取代的人。因此,任何人都不应随意,或以取笑的方式留言,这将造成二度伤害。”

另一方面,叶蔚冰也说,她加入该协会已有9年时间,在聆听他人过程中,她慢慢学习不带批判角度去评断一个人,而是用同理心,站在寻助者的角度,去理解对方。

“我以前是一个不擅于聆听的人,但加入协会后,我学习如何地去聆听。”

“我在协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深刻体会到每个人的世界观及处境皆大不相同。而这时候更需要去仔细聆听,并以同理心陪伴对方。”

丘丽雯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