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21日讯)登山客穆斯塔金(34岁)在亮山失联并被发现身亡事件,登山队山导拉希米(50岁)强调,行程中并无意与死者分开,而他也因累透及脚趾受伤,无法再折返寻找死者,并伤感称攻顶的喜悦,已转变成其担任山导及多年来参与登山活动中的人生黑历史。
他透露,在第3天行程中,死者多次表示感到害怕,但没有具体说明害怕什么。
他说:“我从第一天到第三天一直陪同死者。死者出现肌肉痉挛情况,步行速度缓慢,这导致我们远远落后于第一和第二组。”
根据《大都会日报》报导,拉希米告知,这次的登山远征是以“压缩”方式进行,整个行程设定3天,一般上需要四五天,而时间紧迫的因素,可能导致死者备感压力和疲惫。
“第三天,我和死者一起在亮山顶上,吃饱喝足后,我们决定在晚上10时30分左右下山。死者当时身体很虚弱,但还能缓慢行走。”
他声称,死者显得疲惫无力,走路时行为怪异,似乎在观察周遭的事物,并在被询及时表示,他在注意树根,避免脚被绊到。

拉希米说,他随后先下山查看路线,同时在路上等待死者。在漆黑的夜里,他可以清楚地看到死者下山时使用的照明灯光,当时正下著大雨,天气寒冷。
他说,为了等待死者,他下山时也放慢了速度。
“我相信死者能够顺利下山。同时,我也致力寻找一个有电话信号的地方,以便联系另一名山导兼活动组织者。”
拉希米直言,作为一名登山“清道夫”,他并无意与死者分开,反之在沿途的几个地点等候对方,包括在7E营地。
“我不排除死者在下山几公尺后又爬回亮山顶部的可能性,我累透了,无法再折返寻找死者,而且脚趾也受伤,只能穿著拖鞋继续下山。”
“我未料会发生这起悲剧,以致成功攻顶亮山的喜悦,反而成为我当了2年山导,10多年参与登山活动以来的人生黑历史。”
他说,作为山导,主办单位支付他850令吉,原本只安排3天的登山活动,却持续了5天。
今年10月10日,穆斯塔金与8名登山同伴在2名山导的陪同下,从彭亨文冬的福隆港出发,横越至霹雳亮山。
然而,这名登山者在活动结束后仍未下山,死者的妻子随后向警方报案。随即,由消拯部队、警方及民防部队组成的搜救团队展开了搜救行动。
死者遗体于10月16日下午3时30分,在亮山顶部被发现,17日下午,消拯局以直升机将遗体运下山,死因证实为失温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