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华律师(左起)、国家消费人行动议会投诉组主任刘佩仪、投诉人蔡圣康及国家消费人行动议会投诉组成员黄钰盛。

(亚庇27日讯)华裔男子以装修工程及开装修公司为饵,引诱受害人投入资金,最后却不了了之且毫无交待,受害人损失20万令吉愤而报警。

蔡圣康(38岁)向国家消费人行动议会投诉,他是以10年前认识该名家族从事装修的华裔赖姓男子,相识后常有往来,直至数年前他要翻新位于里卡士的屋子,雇请该赖男为承包商后,才发现所托非人。

他表示,他前前后后给了赖姓男子40万至50万作为翻新屋子的费用,开始时工程进行得很顺利,赖性男子也看似很尽责专业,每次开单来,蔡氏都依单付款。

赖男后来说服蔡氏和他一起投资开公司做装修或建筑生意,蔡氏见他做事认真积极,就决定和他合作,并以2023年7月,赖男妻子及蔡氏二人名义,注册了一间公司,在赖男一再以获得某政党批下小型工程为饵来增强蔡氏信心。

赖男要求蔡氏把资金转入他的私人户口,会比较方便他做事,蔡氏也不疑有他,分5次共过帐20万令吉到赖男私人户口,作为公司开工资金。

装修建材差无奈掏钱更换

然而,当20万令吉到手后,赖男的态度大转变,每天不见人影,电话也不接,给了很多借口和撒谎,蔡氏的房子翻新工程无疾而终,他催促了好几个月,对方也不来复工,不得已之下只好再掏钱出来另行聘用新的承包商把工程完成,过程中才被告知,赖男使用的建材如插头等品质低劣,为了全家老少的安全,他只好再次掏钱更换所有插头和重做一部份工程,这导致他除了付给赖男的40至50万令吉费用外,他和妻子还得再贴多40至50万令吉,最后终于把翻新屋子工程完成,安心入住。

至于他和蔡氏合股成立的公司,原本称接获所谓某政党工程项目,他发现该工程已经竣工,但钱没有回到公司,而他又被告知,赖男自己成立的公司也有接工程。他再三催促赖男把20万资金还回给公司,但对方没有行动,只是不断地敷衍他。

蔡氏在律师的陪同下,于7月25日向警方报案,同时也向国家消费人行动议会投诉,希望对方能协助他解决这问题。

另一方面,国家消费人行动议会投诉组主任刘佩仪表示,这些年来,她频繁接到有关某某人要装修房子或建房子,承包商拿了钱后玩失踪,要不就是拖延工程,或工程被搁置以至当事人最后不得不再花钱雇用其他承包商来把工程完工等投诉。

她说:“当事人付了承包商费用,却发现承包商并没有按时开工,有时说没有工人,有时说工人回去乡下,或说工人生病,要不就说工人在忙著另外的工程,结果就一直拖著,当事人要求承包商退钱,对方却不肯…….这种投诉,我们接到太多了。”

装修业成“灰色地带”投诉无门

她表示,装修业是一门“灰色地带”,由于这些工程涉及的数额相当高,要向消费人仲裁庭投诉也不受理,当事人在这方面吃了承包商的亏,投诉无门,承包商往往只需要向地方当局申请一张营业执照就可动工,政府方面也没有规定由哪个部门或机构来管制及监督这些小型承包商。

“当事人遇到这些不负责任的小型工程承包商,他们要去哪里为自己伸张正义呢?有些当事人要装修房子,把钱都交给了承包商,他们没有馀钱来聘请律师,遇到这种情形,他们要怎么办呢?如果要当事人再找钱去请律师打官司,这对当事人也很不公平。”

“不是所有消费人都有建筑知识,对于这些小型工程,如果遇到不良的承包商,收了钱却货不对办,采用低品质的建材,政府要如何保障消费人在这方面的权益,确保承包商的工程品质和手工都很到位呢?”

刘佩仪表示,目前我国没有一个有力的政策来确保消费人在这方面的权益,这是社会需要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也需要得到政府的关注和行动。

她也提醒公众,生意场上一定要白纸黑字,按商场常规办事,不能讲人情或信任,因为在利益关头时,明晰的契约才是最好的权益保障。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