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丰16日讯)警方突击检查霹雳和丰林玛班映工业区的一家非法电子废品回收厂,扣捕27人调查,包括一名中国科学家,捣破了相信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的非法电子垃圾回收厂。
这项突袭检查行动于昨日上午9时30分左右,由北旅普通行动部队第一营情报单位兴霹雳州环境局联合展开,并充公了价值13亿令吉非法电子废品和机器。
普通行动部队北旅指挥官沙伦高级助理总监向媒体指出,该工厂已运作8个多月,配备各种处理、冶炼和实验室机器,可分解锡、铁、铝及铜等金属材料,并由中国籍科学家坐镇。
“这座占地4.8公顷的工厂有四栋建筑,使用10台发电机操作,水源来自附近的采矿区;调查发现,这家工厂处理的废品,据信是透过货柜从美国、玻利维亚、阿曼等多个国家运来的,为了掩人耳目,这些废品被贴上了动物饲料和盐的标签。”
他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铁、铝等指定废品被加工后的金属品将出口到国外。
沙伦告知,被扣捕者包括两名本地男子和25名外国人,其中包括一名2岁儿童。
“本地公民相信是工厂业主和管工,工人包括一名中国籍女工厂经理、11名中国男子,10名缅甸男子和2名缅甸女子,以及一名2岁缅甸籍儿童;中国公民都有证件,但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证件并没有我国的出入境盖章。”
他强调警方将调查此事,查明这些文件是否是伪造,而缅甸籍人士则没有任何证件。
他说,环境局援引1974年环境素质法令第46B(a)条文,充公工厂内的全部电子废品,以及同一法令第34B(1)(a)条文来调查,因没向环境局注册准证,罪成可被判监禁最高不超过5年及罚款至少10万令吉,最高1000万令吉,以及援引1959/63年移民法进行调查。
“除此以外,业者也触犯1974年环境素质法令第18(1)条文,即未在环境局允许下将户外充作仓库,一旦罪成,可被罚款最少2万5000令吉到25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