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图取自网络)

(台北23日讯)台湾各大医院急诊室近期人满为患,舆论呼吁台湾政府厘清原因,除了立刻采取短期应变措施,还要改革转诊制度和分级医疗体系。

中新社综合台湾媒体报导,台湾卫生福利部(简称卫福部)疾病管制署(简称疾管署)统计显示,今年农历春节期间,全台医院急诊收治人次高峰为每天4万多人次,近期虽然降至每天约2万4000人次,仍远高于一般平日就诊量。

如今,各大医院急诊情况有多紧急?有医护人员日前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医院急诊的护士与病人比例已达1:20,医护人员平均每天面临10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长”。

台湾卫福部急诊即时数据显示,截至周日上午9时30分,台湾林口长庚医院等待住院人数达127人,台大医院、高雄长庚医院等均有近百人等待住院。

台湾急诊医学会分析,急诊壅塞,原因是“缺少出口”。如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护理人力不足、急诊与门诊预约住院床位分配失衡等,并非流感、肠胃炎等轻症病人造成的“入口拥挤”。

该机构呼吁,台湾当局应采取短期应变措施,如提高急诊住院配床比例,强化加护病房(ICU)资源调控,增加壅塞时所需急诊医护人力等。

一刀切扭曲实际致医疗壅塞

至于急诊量增长的深层原因,不少专业人士将其指向“一刀切”式的转诊制度和分级医疗体系。

台湾的各级医疗院所分为基层诊所、地区医院、区域医院、医学中心4个层级,台湾健保署近日宣布实行“医院个别总额制”,即医学中心门诊营收占比不得超过55%,否则将面临处罚。

台湾《联合报》一篇文章指出,“医院个别总额制”看似为推动分级医疗、将轻症患者向下转诊,实则治标不治本,只将问题推给医院与一线医护人员。压缩门诊后,病人候诊时间更长、看诊更困难,为求安心只能转向急诊,进一步挤压急重症患者救治空间,加重急诊壅塞。

朱冠华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