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意义(上篇)

报导:林珮璇

朱子曰:“所谓学者,所以学为人也。学而至于圣人,亦不过尽为人之道而已。”说的是,所谓学习,就是学做人的道理,即便学成了一个圣人,也不过是彻底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而已。服务教育界超过20年的骆丽金十分赞同上述说法,并认为:“读书不应该只是为分数,而是为明理。”她坦言,或许是为了赶上高收入国家,许多教育工作者已逐渐遗忘了教育的初衷,一味以分数来断定一个孩子的好与坏。

她与丈夫育有3名孩子,他们是12岁的陈嘉洁、9岁的陈嘉为和5岁的陈嘉乐。“我注重孩子们身心平衡发展,除了课业上的学习,还有做人的道理,以及独立能力。”过往,父母们都忙著工作赚钱,孩子从小就必须帮忙打理家务,反观现在,还有多少父母会让儿女做家务?在一些较为富裕的家庭,甚至还会为孩子请上几个佣人,帮他们打理生活上的琐碎事,在学业至上的文化之下,孩子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结果,孩子十指不沾阳春水,就连基本的生活自理也没办法应付,长大后也难独立。“这样就算给你读到状元也没用。”

骆丽金平时非常重视孩子们的独立能力训练,不管功课多忙,鞋子都要自己洗。“他们有时偷懒,就会想尽办法,比方说和姐姐协议,大家轮流,一人洗一个星期,间接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她续说:“我曾试过忘记给老二嘉为零用钱,他为了填饱肚子,就到食堂和老板谈交换条件——帮老板工作10分钟,换一碗面食。”一直以来,专家都建议让孩子们适度参与家事,因为年幼的孩子做轻便的家事,有助肢体协调、强化认知发展,较大的孩子如果有机会统筹家事,则能培养责任感。

有研究曾说过,比起不会做家事的孩子,会做家事的孩子在成年后的就业率较高。正如前电台DJ陈志康也曾在个人面子书分享,“你读书成绩多好顶多证明你是一个成功的学生,与成功的人差好远!回想那个时候,我连自己换灯泡都不会。给你满分的总平均(CGPA)又如何?”

骆丽金常会透过让孩子写“目标”大字报,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同时也 为孩子们订下一个学习、人生目标。(摄影:邱继贤)
骆丽金常会透过让孩子写“目标”大字报,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同时也 为孩子们订下一个学习、人生目标。(摄影:邱继贤)

上课专注就好,何需大量功课作证明?

习惯性询问孩子:“上次考试拿第几名?”骆丽金不明白为什么要问排名。她解释,比方说,总平均同样是85分,在精英班排名最后,但在普通班却排名第三。说的也是,记者曾听说过一些家长不愿意孩子升到精英班,不是因为孩子没有能力,而是他们担心会影响孩子的排名,排名真的那么重要?

骆丽金进一步说,很多家长常为了让孩子可以在默写、听写拿到100分,常会强迫他们“死背”。即便他们得到100分,也不见得他们明白词汇的意思。”她同时指出,各大媒体其实也不应该时常吹捧好成绩的人。“每每大马教育文凭(SPM)放榜的时候,媒体就会第一时间去采访考获全A的学生。”品德和学业同等重要。比起采访全A资优生,何不采访品德表现良好的学生?

除了爱比较排名和分数,课业过多的问题也存在已久。据骆丽金观察,雪隆一带华小在周一至周四,每天的平均功课为8至14本,周五更达到20本,非常惊人。想像一下,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放学回家已经下午3时,之后还得上补习班,傍晚7时才可以回家冲凉吃晚餐。晚餐后,又要处理一叠叠的功课,直到晚上11时才可以上床休息,但隔天清晨6时又要起床上学。这样的生活模式,比上班族还要忙碌!

在孩子面前,骆丽金(左2)是老师、也是妈妈,但她不担心自己会驾驭不来。“因 为我够凶啊!”她笑说。左起为陈嘉为、 陈嘉乐和陈嘉洁。(摄影:邱继贤)
在孩子面前,骆丽金(左2)是老师、也是妈妈,但她不担心自己会驾驭不来。“因 为我够凶啊!”她笑说。左起为陈嘉为、 陈嘉乐和陈嘉洁。(摄影:邱继贤)

别让写功课填满生活

写功课的意义其实应该是让学生们复习当天所学到的知识,骆丽金举例说,老师今天教了词句重组,那功课就应该和词句重组有关。“但我发现,老师很多时候是为了给而给,有时给的功课题目甚至不曾教过,那试问孩子们怎样会做?所以每天都要做到很晚。”她发现,现在大部分作业的题目并不符合学生的作答范围。“教育部近年来实行高思维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多思考,但他们一年级至五年级并没有在高思维的教育模式下学习,试想想,学生如何在就读六年级时一下子全盘接受?”

无论是老师身份还是妈妈角色,骆丽金都不鼓励“多功课”模式,她认为,上课时专心,就能把知识记在脑海,功课只是复习。她进一步说,自己的孩子也曾经历‘多功课’的生活。“还没转校之前,大女儿的功课每天至少会有8本。”她坦言,当时女儿确实有怨言,常埋怨自己的人生只有功课,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进而对读书写功课失去耐心。但自从转校后,情况改善了许多,现在女儿每天只需大约1个小时就能完成,其馀时间可以看戏、阅读故事书或到附近的公园骑脚车。

写目标,抒发个人想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一位父母的期望,“很多父常会说,送孩子上补习中心只为了栽培他们成为医生、律师。”但骆丽金不以为然,“扪心自问,你想要一个拒养父母的医生儿子,还是非常孝顺你、敬重你的普通书记儿子?”骆丽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父母只能从旁提点,而不能支配他的人生。“我有很多学生在准备升学时,为了应父母要求,选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科系。”虽然现代的亲子关系就像朋友般相处,但你是否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骆丽金选择让孩子自发填写“目标”大字报,借此了解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写著:“我希望可以学钢琴。”父母这才为孩子报读钢琴兴趣班,或让他们往音乐路发展。从“目标”大字报上可以看到,老大陈嘉洁和老二陈嘉为的第一目标都并非“年年考第一”或“全科100分”,而是“百行孝为先,必须孝顺父母;尊重长辈,爱护幼小”。“相比起成绩分数,我更注重孩子们的品德。”骆丽金说,在学业上,只要孩子曾付出努力,无论成绩最后是好与坏,都会给予奖励。“每次看他们努力温习后,我都会带他们去吃一餐好吃的,奖励他们曾付出的努力,不是因为成绩。”她认为,考到好成绩固然值得庆祝,但反之也无需惩罚,而是再接再厉。

从“华小课业繁重”谈到《教育发展大蓝图》,张盛闻一再强调,“教育的初衷不是单纯地只看成绩。”(摄影:邱继贤)
从“华小课业繁重”谈到《教育发展大蓝图》,张盛闻一再强调,“教育的初衷不是单纯地只看成绩。”(摄影:邱继贤)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许孩子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针对华小功课过于繁重,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强调:“在2000年,教育部已发出声明指出,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不必使用校外作业簿,因为教育部已经提供足够的作业簿;至于四年级至六年级则限制在一本校外作业簿,而且仅限于英文、国文、华文、数学和科学几项主要科目。”由此看来,我国教育部显然也不鼓励“作业簿越多越好”的教育模式。他说:“教育部不希望孩子上学是为了做功课,这不是我们要的教育。”

张盛闻把教育的意义分成3个部分:1.生存:学会一技之长,让自己在社会上生存下来;2.生活:能够独立生活,解决问题;3.生命:学会对生命的尊重。“教育的初衷不是单纯地只看成绩。”他希望无论是校方还是家长,都应该摆脱多年来“华小课业繁重”之枷锁,让孩子可以真正地快乐上学,让每一个孩子得以发挥潜能及创意。

自1990年代开始,“多A文化”就已在华社种下深根蒂固的概念,大部分华裔父母均认为,孩子要个成功,就必须先考到好成绩,所以导致一般学生的生活就只有一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累”。张盛闻坦言:“目前根本没有资料显示,考获好成绩的学生就会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相反的,有些学生的学术成绩虽然不尽理想,却在各自的领域创出一片天。”

他进一步说,很多父母会认为,只有读不成书的小孩才需要学习技能,但在德国,需要技能的工作是占了60%,反之,学术工作只占了40%。“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专长,他或许不擅长学术知识,却具备很好的沟通能力。”

张盛闻续说,教育局想改变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况,并在2012年推出《教育发展大蓝图》(2013至2025年),主张提供学生们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然而,大部分父母人对于教育部KSSR修订版的启用,均表现得非常排斥,并认为:这并非是小学生能够回答的范围。

针对各种反弹意见,张盛闻说,万事起头难,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未必能接受,但只要适应了,就能看到它的成效。“父母们不要以过往的年代和现在相比,从教育的制度理念来看,如果教育制度一成不变,那就太失败了。”他表示,教育部每3年就会收集大家对新制度的意见,若有不合适的地方就会做出修改,一同创造更美好的教育制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