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连看了两部电影,分别是《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以及《82年生的金智英》,这不是会让人开心的组合,观影后心情反而加倍抑郁、消沉。

《婚》近期在Netflix平台上发行,评价极好,更入围金球奖6项大奖,讲述一对相爱的夫妻因事业与家庭生活规划无法互相协调而走向离婚的过程;《金》则改编自韩国同名小说,刻画女性在我们较为熟悉的亚洲传统父权社会结构下,周旋于多重角色中所遭遇的不平等对待,更在韩国男性网友普遍给予超低评分的情况下夺得票房冠军。

我很喜欢的一点在于两部电影都拍得非常生活化,没有戏剧化的大事件引领著高低起伏,也没有通过刻意抹黑或扭曲男性角色的形象以突显女性受压迫之处,在在提醒我们这些恶意与伤害其实早已渗透到日常生活里看似无害、甚至被包装成幸福的那些“理所当然”。虽然个人生活经验很难与电影中的妻子、母亲角色产生共鸣,但你和我一定都能从她们身上看到熟悉的身影。

失去话语权,是两部电影女主角形象塑造的共同点之一。《婚》里由黑寡妇饰演的妻子终于厌倦跟随丈夫的脚步,毅然决定离婚,寻回“自己的声音”;金智英则相较懦弱,于是通过“附身”的现象,用别人的嘴巴来表达长期压抑的不满,这是电影巧妙却也讽刺的地方——反抗被他人视为一种精神异常。

以前念书写论文时,曾有老师不鼓励我们选择女性主义理论去分析文学作品,因为已经再无新意。我当然知道他所指的是从学术层面方法论上而言,什么不是天使就是魔鬼的女性形象,什么被物化被客体化的叙事手法,什么西蒙波娃与吴尔芙,也许能研究的角度真的穷尽了,然而回到社会现实层面,尽管早已是陈腔滥调,你依然能明确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阻力。

支持与主演《金》这部电影的女明星被网友攻击;台湾政治人物以“没生过小孩”为由质疑女总统的能力;我国国会议员辱骂另一名女议员“不男不女”……我记得在上一届大选前后,面子书曾流传一则帖子,将国阵与希盟女性代表的照片并列比较,试图表达女性外表美丑可反映人心善恶,然而我们不会看到人们如此评价男政治人物。

也许有些男生会认为这是女生太敏感,并感受到女权运动所带来的压迫。而电影则为我们提供一个空间,尝试放下自身立场,感受别人的伤痛,反思所有的“理所当然”,但愿我们的社会像《82年生的金智英》小说作者赵南柱所期许的那样——“希望10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不再让1992年生的金智英陷于绝望。”

李淑仪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