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敦马哈迪公开撰文对柔佛中资发展表示担忧,结果引来从王室至政客的一片挞伐。敦马的立场或许出于政治立场,然而其文章所引用的论据依然有可辩的空间。同样的,笔者比较在意的是,政治人物指“中资进场利惠柔佛”的论调是否正确。

在过去一周的争议中,政治人物大多认为中资进驻依斯干达经济特区,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值得逐一检视。

2008年之前柔南屋业市场供应过剩,惟随著特区发展,屋业领域也逐渐活络。中资发展到来的确加热特区房地产发展,但却也进一步推高炒楼风气。

实际上,中资到来发展地产领域,其所建设的楼盘,价格并非是本地中层收入者可以负担。

根据依斯干达发展局去年11月公布的《特区10年报告》,特区人口收入从2011年的2万4722令吉,提升至3万2745令吉,意味著各人平均收入每月达2728令吉。对比中资发展商兴建的楼盘,特区人口收入跟本无法负担。

举个例子,“新加坡旁”的森林城市计划,最低价的2房单位售价从65万令吉起跳,3房式则可达70多万令吉。若付得起买屋头期,30年的贷款,房贷每个月高达3000令吉。

显而易见,中产收入即使增至每月3500令吉,同样负担不起这样高的房贷。

此外,特区报告也指特区经济创造70万个就业机会,但这些就业机会是否包括中资房产计划,几乎可以打上一个问号。

在新山生活的同胞,若从高处望向中资楼盘工地,可以发现一排排的建筑工人宿舍,这些工人大多来自神州大陆。行动党士乃州议员黄书琪,曾在柔州立法议会上询问中资楼盘所引入的人力,但州政府的回答却以提供全柔外劳数据迂回闪避。

若说,发展计划利惠本地建材商,但本地建材商也曾反映,中资建筑楼盘建材由外国直接进口,本地建材商跟本无法受惠。可见,中资发展计划利惠人民的说词,似乎有待商榷。

实际上,中资楼盘的天价单位售价,可能造成的是新山新一轮的阶级划分:买得起中资楼盘的人手头宽裕,成了不言而喻的代名词。而必须注意的是,沿海产业计划的发展,不但破坏了红树林、东南亚最大的海草床,也令世代传承的渔民失去讨海场所,成为屋业计划下失去谋生能力的“新贫族”。

在《特区十年报告》中,中资在特区的投资额相比其他国家独占鳌头,但大部份都投入在地产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地产领域并不是特区发展所关注的9大经济领域支柱。因此,所谓的“中资利惠柔佛”究竟是“饱了一群人的口袋”,还是全柔子民都受惠,或许当局必须有更深入的解释,才能获得认同。

萧德骧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