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7日讯)北霹雳华校教师公会欢迎教育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共同教学”(Co-Teaching)已是许多先进国家成熟实践的教育模式,其目的并非增加人力负担,而是发挥现有师资的最大效益,全面提升教学品质。
该会主席王明裕指出,从教育专业角度来看,“共同教学”不是“双倍浪费师资”,而是一种能提升课堂品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精准教学的有效策略。“这项制度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芬兰及德国等国家均获广泛推行与肯定。”
他说,公会支持教育部的改革创新,认为共同教学对教师与学生皆有显著益处。
王明裕针对教育部拟于2027年课纲改革中推行“每班两位教师共同教学”的建议,引发社会对师资短缺的忧虑,发文告表达看法。
他表示,真正的共同教学是两位或以上受训教师,在同一课堂共同规划、授课与评估,而非各自分工上课。
他说,共同教学包含多个要素,例如共同备课(Co-Planning)、协作授课与联合评估。资深教师可指导新进教师,让年轻教师带来创新思维,老师之间互补成长,推动专业深化。
他说,协作授课可采用多种模式,如:主讲与辅导(One Teach One Assist),一人主讲、一人协助,让学生获得更多关注,弱势学生不被忽略;同步教学(Parallel Teaching),将学生分组同时授课,提高参与度与教学精准度;学习站教学(Station Teaching),设置多个学习区,让学生在不同站点进行语文、实践与自主学习活动,让课堂更活泼多元。
他补充,新进教师在共同教学中成长更快,能有效减少教师流失问题。“每位教师的风格与强项不同,透过协作可互相示范、共同提升,强化整体教学专业。”
王明裕透露,太平华联独中自去年起试行多科目共同备课与教学,效果显著。“英文科老师共同备课、观课、教学,不同科目亦合作开展校外教学,如科学与地理课前往动物园学习,学生学习动力明显提升。”
他指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习差距缩小,教师之间的专业讨论也更深入。
对于外界关心的师资问题,他回应说:“共同教学不是增加教师人数,而是透过合理排课、专业分工与协作备课,让师资运用更高效。”
王明裕强调,教育改革需时间与专业支持,社会各界应以开放态度看待。“教育是前瞻性的,不能墨守成规。共同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课堂专业度,让学生获得更高品质的学习体验,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