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古冈州会馆的后巷,路名被命名为“陈亚炎路”,显示陈亚炎为地方上作出的贡献受到肯定。

(太平29日讯)曾在1969年全国大选击败前卫生部长吴锦波,而成为首名行动党安顺国会议员,并恸于于前日(27日)下午6时病逝,享年94岁的陈富京,乃参与邦咯条约谈判的义兴派代表陈亚炎的曾孙子。

在邦咯条约于1874年签署后,拉律战争战火平熄,陈亚炎被委为镇抚委员会委员、甲必丹及霹雳州议会议员,在议会中为华人争取各项福利。

资料显示,陈亚炎娶妻梁氏,生有4子3女,分别是瑞龙、光德、光源及玉麟;女儿是月明、月清和九仔。第3儿子光源的孙子为陈富京。因此,按辈份,陈富京与百年前名声响当当的历史名人陈亚炎,属曾孙与曾祖关系。

已故行动党前安顺国会议员陈富京
已故行动党前安顺国会议员陈富京

根据大马文史研究天地面子专页早前上载的资料,摄制组经过古冈州会馆领导的穿针引线,见到时年80高龄的陈富京,并且从他的口中证实了他和陈亚炎的关系。陈富京在访谈中说:“甲必丹是我的太公,陈光源是我的阿公,陈先宝是我的爸爸,我是陈富京。”

与此同时,太平北霹雳古冈州会馆去年配合太平庆祝开埠150周年而出版的纪念特刊,其中一篇介绍陈亚炎,指北霹雳古冈州会馆由甲必丹陈亚炎发起创办。

古冈州对这位创办人敬重,会馆礼堂一直挂著这位先辈的遗像。陈亚炎祖籍广东台山,少壮随乡人来南洋谋生,抵步时落脚在槟椰屿,为漆木街的木匠,加入义兴派,被推举为义兴派首领。

当义兴派与海山派在拉律争锡矿地盘战败落荒而逃时,他在槟率领数百名义兴派子弟,从高渊沿吉辇河南下抄捷径进入峇登河口,并与拉律区内义兴派人员会合,烧毁海山派的矿地,将他们驱遂出拉律。

陈亚炎甲必丹是陈富京的曾祖父。
陈亚炎甲必丹是陈富京的曾祖父。

海山派后来展开偷袭,义兴派势力不足惨败。不过首领陈亚炎再策划封锁港口,导致海山派的粮食无法进入,锡米无法输出而求助英政府进行干涉。

在邦咯协约签后战火平熄,陈亚炎被委为第1位华人甲必丹。他逝世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甲必丹陈亚炎的后裔陈富京居住在安顺,是一位慈祥友善的90馀岁的老人,对本会关心,每年捐款给本会,仁风义举,让人欣赏。

此外,大马著名文史工作者李永球著,2003年出版的《移国》,第4篇介绍了陈亚炎。

151年前,陈亚炎代表义兴派参与邦咯条约谈判,条约过后被签署。(图取自社媒)
151年前,陈亚炎代表义兴派参与邦咯条约谈判,条约过后被签署。(图取自社媒)

他说,在霹雳州议会里,甲必丹陈亚炎与甲必丹郑景贵一齐为华人争取各种福利,其中2项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

1)1877年9月10日在瓜拉江沙召开的第一次会议,有人建议征收一种称为“夫妻税”(Asil Klamin) 的人头税。凡霹雳州所有15岁以上,55岁以下的男子,每人缴交一元五角。隔日的会议持续时,亚炎在景贵的强力支持下,反对政府向华族居民征收,理由是华人早已成为主要的纳税人了,果然在实行人头税时,华人得以豁免。

2)1881年12月,亚炎在会议上,以“启导民众,并供娱乐”为由,要求政府拨出一块太平市(景贵的势力范围)的地皮,供兴建一座华人剧院。这项提议获得景贵支持,声称“民众欢迎这种意念”。 结果亚炎获得州议会拨给一块长300尺,宽180尺的地皮,租期10年,免缴地税,剧院名为“万芳春”。

巷路命名陈亚炎路肯定贡献

太平北霹雳古冈州会馆理事梁丽萍指出,该会馆的后巷,路名被命名为“陈亚炎路”(Jalan Chin Ah Yam),显见陈亚炎为地方上作出的贡献受到肯定。

太平北霹雳古冈州一行人前往丧府吊唁及慰问家属。左为伍文康;右起邓华胜、冯中富及郑碹珠等。
太平北霹雳古冈州一行人前往丧府吊唁及慰问家属。左为伍文康;右起邓华胜、冯中富及郑碹珠等。

她说,陈亚炎也在直接或间接中,参与区内一些会馆与神庙的设立,为文化与宗教传承贡献力量。

“本会是陈亚炎甲必丹发起创办,其后辈陈富京也鼎力支持本会,是本会的名誉顾问暨奖贷学基金赞助人,每年都捐献数千令吉基金,精神可嘉。”

她表示,该会对陈富京的逝世表示哀悼,昨晚一批理事,包括会长伍文康、副会长邓华胜、交际冯中富及她本人,已前往丧府吊唁,慰问其孀妻郑碹珠及家属。

雷茗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