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9日讯)槟州建筑暨材料商公会会长拿督吴侲赋呼吁政府在强化交通执法的同时,应设立一套具备“过渡期”机制,让罗里业者有时间进行调整,以在提升道路安全的同时兼顾业界生存与建筑业正常运作。
他说,该会理解与支持政府致力于打造更高效与守法的运输环境,但在执行相关规定、尤其是有关罗里载重限制时,也必须务实考虑现阶段罗里业者面临的技术与成本挑战。
“我们不反对执法,但希望执法过程中能合理兼顾罗里型号、实际运输状况及行业营运条件,避免出现一刀切的情况。”
载重限制过严或致行业连锁冲击
吴侲赋指出,若未给予合理调整期,目前严苛的载重标准恐直接冲击运输效率,迫使建筑材料成本上扬、工程进度拖延,甚至造成发展商交屋延误、终端消费者受累。
“许多罗里业者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扩充车队,若必须以更多车辆来完成相同的运输任务,不仅运营成本翻倍,市场价格也势必波动。”
他强调,从材料商、承包商到发展商,整个建筑供应链将首当其冲,若不及时调节,将产生广泛连锁影响。
他也提及,近期混凝土价格在短时间内飙升达25%,对业界形成额外压力,而合理的涨幅应控制在10%至15%之间,呼吁相关单位关注市场价格机制,避免非理性上涨。
吁设合理标准与弹性执法
“我们希望当局在制定与执行政策时,能够听取业者意见,在维持道路安全的同时,确保经济活动持续顺畅。”
吴侲赋建议,当局可依据罗里种类与营运区域特性设定更具弹性的载重限制,并通过阶段性执法、技术协助与司机培训等方式,协助业者逐步达标。
“唯有执法与营运并重,才能真正实现政策初衷,同时避免过度干扰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