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4日讯)随著儿童保护倡导计划持续深入社区,槟州民众对儿童安全议题的敏感度显著提高,其中今年截至8月,全州共通报697宗儿童虐待案件,显示更多家庭与社区开始主动举报可疑情况,避免悲剧发生。
根据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KPWKM)公布的数据,其中以威北县情况最为严重,单是当地就记录了184宗案件,反映该区对保护机制与社区支援的需求更为迫切。
该数据是于日前在甲抛峇底瓜拉姆达儿童活动中心(PAKK)举办的“2025年槟城关爱儿童”宣导活动上所公布。活动旨在加强民众防范意识,并促进社区在面对虐待问题时及早介入。
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秘书长拿督马兹雅为活动主持开幕仪式时说,当前社会已进入高度数码化时代,儿童所面临的风险不仅限于身体与情感虐待,还包括网络霸凌等新挑战。
“这不仅是家庭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唯有教育机构、执法单位与社区联系更紧密,才能建立起真正安全的成长环境。”
她也提醒,家长与学校必须学会辨识儿童被虐待的早期迹象,例如行为异常、情绪退缩或身上无法解释的伤痕。
另一方面,妇女部周六(4日)发文告指,该部自2004年推动“儿童保护倡导计划”(Kasih Kanak-Kanak)以来,全国已有327所学校参与,超越原订300所的年度目标,参与学生人数达12万8000人。
文告指出,槟州目前已有30所学校及5087名学生参与该计划,并将在年底再新增20所学校。
“截至10月3日,该计划的落实率已达109%,同时也扩展至全国30个儿童活动中心(PAKK),其中19个是全面参与的。”
该计划著重于让学生与家长学习识别五大类虐待行为——身体、情感、性虐待、疏忽与剥削,这些保护行动均符合《2001年儿童法令》的精神。
文告中指出,该计划的成功有赖跨部门与跨社区合作,包括教育部、皇家警察、马来西亚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以及地方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力量的投入。
“保障儿童安全不能单靠法律条文,而是每一位成人的共同责任。唯有集体行动与长期投入,才能确保儿童的安全、健康与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