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8日讯)前财政部长林冠英指出,欠债还债,天公地道,赖帐不还,绝非税收局应有的制度!他也痛批税收局在处理企业退税问题上效率低落,导致中小企业陷入资金困境,呼吁当局即刻改革退税机制,而且在他于2018至2019年担任财长期间,从未接获类似投诉。
也是峇眼国会议员的林冠英是与亚依淡州议员黄顺祥陪同来自霹雳巴里文打的华裔企业家陈世才召开记者会时,揭露陈氏自2020年至2023年间多缴逾53万令吉税款,至今仅获退税约6万令吉,退税进度之慢令人震惊。
陈世才今年66岁,自70年代起经营米厂,并于2005年投资发电厂。他指出,米厂部分共多缴29万4815令吉64仙,但在多番催促下仅获退还3万5245令吉23仙,以此进度估算,需等上8年才能全额取回退税。
至于发电厂方面,多缴23万8635令吉77仙,原本完全无回音,在林冠英介入协商后,才获退还2万9932令吉73仙。
林冠英指出,这类案件并非个案,他至今已接获约10宗企业退税迟缓的投诉,他不能理解,个人退税处理迅速,为何企业退税却如此缓慢?难道这是故意制造现金流压力?
延误退税影响经济
林冠英强调,问题根源在于税收局的内部制度,而非针对财政部。
“我相信多数公务员仍秉持专业,但体制问题往往是少数人的决策所致,税收局身为独立机构,应自我检讨与改正。”
他补充,在他于2018至2019年担任财长期间,从未接获类似投诉,而陈世才亦证实,当时所申请的退税皆获“一次性全额退还”。
林冠英指出,自2020年以来,税收局尚未退还的税金总额高达数百亿令吉,对市场现金流造成巨大冲击,不少中小企业因此周转不灵,甚至被迫向银行或私人借贷以维持营运。
他建议,若无法一次性退还,当局应考虑允许企业以退税额抵扣来年应缴税款,减轻企业财政压力。
林冠英强调,任何面对税务问题的个人或企业,可直接联络其国会办公室寻求协助,避免类似事件一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