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斯里札(左3)率领众人召开记者会。

(亚罗士打4讯)市场上的本地白米在补贴政策下重现,但品质却引发消费者争议,不少人投诉煮出的米饭容易变质、带异味且口感偏烂,而吉打消费人协会(Cake)与大马稻农兄弟会(PeSAWAH)齐声呼吁,政府应将补贴直接发放给农民,而非米厂。

吉打消费人协会主席莫哈末尤斯里札指出,该协会已接获大量投诉,虽然本地白米每10公斤仅售26令吉,但实际品质不符标准。包装虽标明碎米含量5%至15%,但消费者普遍反映实际比例更高,导致米饭品质下滑。

他强调,政府每年拨款1亿5000万令吉补贴米厂,以维持本地白米供应与价格,但却导致“低质米充斥市场”,而他质疑本地白米可能被混入来自越南、印尼或泰国的碎米,品质难以保障。

吁补贴直达农民

莫哈末尤斯里札建议,应把补贴转向农民,以协助他们面对高涨的柴油、化肥与农药成本,而农民才是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但年轻人愈来愈少愿意投身农业。”

大马稻农兄弟会主席阿都拉昔也直言,虽然《522法令》允许混合米,但实际上却让大量低档进口米流入市场,即便是慈悯基本援助金(sara)受惠者,也拒买本地白米,因为怀疑其中已掺入劣质进口米。

他指出,补贴米厂对消费者帮助有限,反而农民才是受压最大的群体,而柴油补贴调整后,稻农成本上升逾55%,生产每公斤稻米成本约1令吉50仙,每公吨即1500令吉,虽然政府已调高收购价,但仍不足以抵销。

他建议政府考虑“浮动米价”机制,以减少对补贴的依赖。

反对混合白米计划

吉消协与PeSAWAH一致反对政府推行“混合白米”(即本地白米与进口白米BPI混合),担心此举将冲击国家粮食安全体系。

两个组织呼吁,政府应统一米价,并考虑稻谷收购价的调整因素,同时严格执行《522法令》,严惩涉及操控价格与掺杂低质米的厂商。

陈振培

前新闻工作者及美食博客,命中应该有食神加持,一直都很有口福,跟美食特别有缘,希望吃遍人间美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