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士打23日讯)吉打州行政议员哈因希尔曼博士披露,我国五所顶尖公立大学的外籍学生比例实际高达27%,远高于高等教育部此前声称的5%至10%。
根据《星报》的报导,他是在州议会辩论时指出,根据高等教育部的资料,全国约18万名就读于马来亚大学(UM)、国民大学(UKM)、博特拉大学(UPM)、理科大学(USM)以及工艺大学(UTM)的学生中,外籍生人数达3万8000人,约占总人数的27%。
他强调,这些大学由纳税人资助,教授薪资也来自公帑,但如今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受惠者不是马来西亚人,这与高等教育部长拿督斯里赞比里早前所提到的数据存在巨大落差。
他进一步指出,各大学的外籍生比例普遍偏高,例如马来亚大学为24%、理科大学25%、国民大学20%、博特拉大学22%,即使比例最低的工艺大学也达到15%。以国民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荣誉)学士课程为例,200个学额中有90个,即45%分配给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
他强调,他并非反对中国或其他国际学生来马升学,但必须谨记这些大学是由人民的努力与牺牲所建立,最初的设立宗旨是为了造福本地学生。
不是种族或政治议题
身兼吉打州工业与投资、高等教育与科学、科技与创新事务委员会主席的哈因希尔曼也是日得拉州议员直言,若外籍生比例持续偏高,本地毕业生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而这一课题不应被视为种族或政治议题,而是涉及国家利益与人民权益的问题。
“这不是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问题,而是大马学生应否获得公平教育机会的课题。我们必须守护孩子的高教机会,同时在国际化之间取得平衡。”
此外,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于本周二(19日)在国会同样要求政府澄清外籍生入学政策,尤其是在本科层级。
他指出,当前缺乏明确的框架,可能导致本地学生,特别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失去进入大学的机会。他质疑政府的实际政策是否仅限于研究生层级,或也涵盖学士课程,若包括本科,分配比例应该清楚说明。
魏家祥同时引述策略分析与政策研究所(INSAP)的一项研究,指大马公立大学的本地学生人数由2018年的17万2719人增至2024年的19万1450人,增幅10.8%;然而,同期外籍生人数却从1万人几乎倍增至近2万人。
针对相关质疑,高教部长赞比里重申,政府始终将大马学生置于优先地位,并未牺牲公立大学的配额,但马华则进一步呼吁他公开完整的招生数据,并强调外籍生的入学不应以牺牲本地学生的利益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