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31日讯)升旗山国会议员瑟丽娜表态支持2025年《教育(修正)法案》,赞成将义务教育延长至中学阶段,惟她强调,政府在推行新制时,必须正视贫困单亲家庭与无国籍儿童的困境,确保没有剥夺他们上学的权力。
“人力资本是马来西亚最宝贵的资产,但若连基本中学教育都无法保障,我们又如何培育国家的未来栋梁?”
瑟丽娜是今日发表文告时指出,目前许多青少年在完成六年小学教育后辍学,只能以最低技能投入劳动市场,陷入低薪恶性循环,难以脱离B40低收入群体。
她强调,若能普及11年基础教育,青少年将有更多机会衔接职业技术训练(TVET)、升学与自我发展之路,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追求卓越与未来。
她也指出,若允许12岁女孩辍学,并不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反而可能面临早婚、未成年怀孕与人生选择受限的风险,强制中学教育,不只是延长学期,更是延长对孩子的保护与希望。
然而,瑟丽娜也对法案中拟定的处罚机制表达关切,根据修正案,若家长未让孩子上学,将面临5000令吉罚款或六个月监禁。
她质疑,那些独力养育孩子、同时打三份工的单亲妈妈怎么办?在学费与三餐之间挣扎的B40家庭又该如何面对?
她引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报告指出,城市贫困家庭中,每三户就有一户难以负担孩子教育开销。若政府未提供充足配套,这项法案恐将变相“刑事化贫穷”,无助于解决缺课问题。
她呼吁教育部设立经济援助与辅导机制,确保在执法之前,提供实质支持,政府不能惩罚那些在困境中努力抚养孩子的父母。
针对另一个关键问题,即无国籍儿童的教育问题,瑟丽娜指出,我国仍有成千上万儿童缺乏合法身份文件,甚至连出生证明都没有。根据人权委员会与国民登记局估计,至少有逾万名无证童被拒于校门之外。
“既然教育已成义务,政府该如何确保这些孩子不被排除?我们不能让他们因为出生身份而失去未来。”
她强调,教育是点亮希望的灯塔,若政府无法让每个孩子接触知识,他们只会在贫困的黑暗中徘徊。若要打破贫穷的枷锁,教育就必须成为全民的基本权利,而非少数人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