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1日讯)为了保护本地印裔商家在屠妖节期间的生计,槟州政府已自五年前起实行限制政策,仅向本地商家发放商业准证,以遏止外地与外国商家引入廉价商品冲击本地市场。

槟州首长曹观友今日在记者会上指出,该政策是基于本地商家长期投诉,以及槟城印裔工商会(PICCI)正式呈交意见后所采取的措施。

“我们的商家全年承担租金、税务与员工薪资等负担,仅能依靠节庆期间提升收入。然而,当外地商家带入低价外国产品,本地商家便面临重大损失。”

他表示,虽然外地商家仍可在每年2月至5月期间经营,但进入节庆旺季前,州政府只会将商业准证发予本地业者。

“他们可与本地商家合作举办嘉年华或促销活动,但节庆期间必须优先本地人。”

曹观友也坦言,有商家利用本地人名义申请准证,实则由外地人实际经营。

“这是一种常见伎俩,表面是本地人,实则全由外地人控制,令本地商家承受压力。”

他说,这项政策目前仅适用于印裔社群节庆活动,因相关投诉主要集中在该领域。他强调,其他如榴梿摊贩或夜市业者并未提出相关投诉。

至于部分执法官员指出的准证时限(4月1日至6月30日),曹观友表示应交由地方政府作进一步说明。

“我所知该时段并非节庆高峰期,但执法单位更清楚执行流程。”

他强调,这项政策并非垄断措施,而是为了确保在地商家的持续营运与公平竞争环境。

另一方面,威省市政厅(MBSP)发声明指出,从未阻止文化节庆相关的嘉年华活动,包括印裔社群主办的促销活动。惟当局已制定明确指南,规范外地商家与组织者在特定时期的参与资格。

“我们接获印裔商家协会多次投诉,指外地商家主导嘉年华,令他们失去应有的市场机会。”

因此,市政厅规定外地商家每年仅可在4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参与本州商业活动,以在保护本地商家收入与开放外地商机之间取得平衡。

“这项政策并不涉及种族歧视,也无意打压任何族群,而是为了保障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槟城本地,尤其是印裔小型商家的持续发展与竞争力。”

早前,一段执法官员在大山脚印裔嘉年华向摊贩开罚单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视频显示,执法人员针对销售纱丽与印度主题商品的摊贩开出罚单,但相关视频随后已被威省市政厅移除。

林秋莹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