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3日讯)曾陪伴无数人渡海跨岛见证时代变迁的经典双层渡轮“槟城号”,在经历多番抢救与修复后,预计将于6月以“渡轮博物馆”的全新身份重新亮相,再次航向民众的集体记忆,其中就有一个经典的“槟城号”笑话。

这艘诞生于1957年的“槟城号”,是由新加坡建造引进的大马现代化渡轮之一,后续还有“阿曼岛”、“交怡岛”、“邦咯岛”与“刁曼岛”等相继登场,标志著马来西亚渡轮黄金时代的来临。

这些渡轮多由新加坡、大马及香港等地的造船厂负责建造,自1957年起陆续投入服务,直至2002年累计共有15艘以大马岛屿命名的渡轮投入槟城港服务,而“槟城号”更是其中唯一两度使用同一名称的渡轮,象征其特殊地位。

槟城渡轮服务始于1894年,当时由航运业者柯孟淇兄弟创办,承载著槟城发展的脚步,也成为无数人来往北海与槟岛的主要交通方式,而随著时代转变,槟城港口私人有限公司于2021年接手营运权后,传统双层汽车渡轮正式退役,由更现代的双体船(catamaran)取而代之。这一年,也成为许多老渡轮迷心中难以忘怀的分水岭。

一名不愿具名的受访者回忆道,他在学生时期第一次搭渡轮时,就因为“岛屿命名”闹出笑话。

“那时我看到‘阿曼岛’、‘邦咯岛’、‘刁曼岛’,还以为这些船真的是要去那些地方的,所以我就痴痴地等著‘槟城号’来,心想只有那艘才会到槟城。结果等了半天,终于看到‘槟城号’靠岸,开心地冲上船,之后才知道根本是自己误会一场。”

他笑说,如今回想起来还觉得自己很傻,但相信那个年代,闹出类似“等对名字”的趣事的旅客,应该不在少数。

随著渡轮博物馆即将开幕,许多槟城人再次谈起当年的渡轮记忆。如今的槟城渡轮服务早已全面翻新,不再使用岛屿命名,而是以港湾(Teluk)为主题,包括:直落巴巷号(Teluk Bahang)、直落甘比号(Teluk Kampi)、直落杜勇号(Teluk Duyung)与直落公巴号(Teluk Kumbar),每日执行多达68趟来回班次,高峰期每20分钟一班,离峰则为30分钟一班,持续肩负起跨海交通要道的角色。


曾为“槟城号”渡轮命名的15座岛屿(年份):
Pulau Pinang(1957年)
Pulau Aman(1959年)
Pulau Langkawi(1959年)
Pulau Pangkor(1959年)
Pulau Tioman(1959年)
Pulau Lumut(1965年)
Pulau Redang(1971年)
Pulau Labuan(1971年)
Pulau Undan(1975年)
Pulau Rawa(1975年)
Pulau Talang-Talang(1975年)
Pulau Rimau(1980年)
Pulau Kapas(1981年)
Pulau Angsa(1981年)
Pulau Payar(2002年)
Pulau Pinang(重启,2002年)

陈振培

前新闻工作者及美食博客,命中应该有食神加持,一直都很有口福,跟美食特别有缘,希望吃遍人间美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