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2日讯)为协助渔民提升渔获,同时恢复沿海生态系统,槟州政府已于肯底岛(Pulau Kendi)附近海域正式投放人工鱼礁与集鱼装置(Unjam),作为“矽岛发展计划”(Silicon Island)下生态补偿总体规划(PEOM)的一环,为本地渔民创造可持续的生计基础。
该计划由槟基设机构、矽岛发展有限公司(SIDSB)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海岸与海洋研究中心(CEMACS)共同推动,而人工鱼礁与集鱼装置的部署被视为实质落实生态补偿的早期关键行动,并非仅止于象征性工程。
主持启动仪式的槟州第一副首长拿督莫哈末阿都哈密博士指出,除了鱼礁与集鱼装置,生态补偿计划亦涵盖红树林种植、鱼虾放流、科研拨款与沿海生态提升等多项工程,目的是长远守护生态与保障渔民利益。
“我们不是为了交代或作秀,而是要让这些补偿行动带来真正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也是渔民工作队主席的他表示,目前虾类放流计划已进入第三阶段,鱼类放流将于五月启动;红树林方面则已种植逾2万3200棵,相关珊瑚复育工作也交由理科大学进行中。
除生态面向,活动当天亦颁发“社会影响管理计划”(SIMP)奖学金予32名优异渔民子女,以表彰其升学与学业成绩。另有5名完成政府资助船员课程并通过考核的渔民获表扬,SIMP认证船员总数增至25人,部分已受聘参与矽岛计划执行,另一些则善用技能拓展副业收入。
槟基设机构首席执行员拿督斯里法立占指出,此举为生态补偿总体规划的早期实施项目之一,所有部署经专业团队设计,并获得渔业局、渔业研究院及发展局支持。
“人工鱼礁能打造全新栖息地,集鱼装置则有助聚集鱼群,这是确保渔业生计延续与海洋生态恢复的双重策略。”
他强调,投放地点选在经过研究认证的肯底岛外海,确保鱼礁设置不影响自然系统,反而能带动多样性重建与水文稳定。
理科大学海岸与海洋研究中心总监拿督陈思憓博士指出,该计划自2023年开始研究与设计,现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投放作业于22日启动。
“我们期望透过这些鱼礁与集鱼装置,为失去原始栖地的鱼类与幼鱼提供新的庇护与育幼场,促进整体生态系统的复原与平衡。”
她指出,这类装置亦有助截留幼体,减少水流冲击下的流失风险,是应对环境变化的有效工具。
“我们将以科学监测作为核心方法,长期追踪成效,确保这不只是短暂工程,而是真正造福海洋与社群的永续行动。”
她补充,该中心将与州政府与在地社群持续合作,推动知识与政策整合,让槟州在全国海洋生态修复领域扮演示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