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8日讯)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指出,马新分家逾60年,两国在制度、历史与社会结构上已走上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政治制度“不能复制贴上”,也不宜互相套用,新加坡已建立“新加坡人的新加坡”,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他表示,新加坡在政治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公平与正义的社会,打造一个位于东南亚核心的多元种族社会。
“我们的建国总理李光耀曾说,新加坡不会成为华人、印度人或马来人的国家。60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坚守这种公正、平等和包容的精神,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必要时愿意互相妥协。”
维文出席第17届马来西亚记者交流计划“炉边谈话”交流会上,针对大马媒体提问,马来西亚政治人物经常强调新加坡马来社群面临的课题,例如歧视问题时,作出上述回应。
马来西亚记者交流计划是由新加坡数码发展及新闻部主办,并获新加坡外交部支持,旨在透过与政治官员的“炉边谈话”以及实地考察活动,增进马来西亚记者对新加坡的认识。
该计划自1980年首次举办,今年已迈入第17届,本届交流计划于11月17日至22日举行,借此展示新加坡的建国历程及发展成就,并纪念新加坡建国60周年。
在此次交流行程中,大马媒体受邀与多名新加坡部长面对面交流,同时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新加坡在多元社会管理、国家建设及公共服务上的经验与挑战。
维文与大马媒体交流时坦言,导致两国分家的核心问题是种族、语言与宗教,
他说,两国面对共同历史、双边关系复杂性,两国也有马来人、华人、印度裔社群(比例不同)。
但他认为,政治不能“复制贴上”,不能把新加坡的方法直接套用到马来西亚,也不能将马来西亚的方式直接放到新加坡,两国发展道路已分歧。
“遗憾的是,有时人们会利用或误用历史,或者做出不公正、不恰当的比较,但这些比较并不成立,因为两国的情况截然不同。”
维文指出,种族、语言与宗教一向属于敏感课题,处理时需谨慎。新加坡过去60年的发展,核心关注的是两大问题,一是如何让人民在和平、安全与尊严中前进,其次是如何保障民生与谋生。
他强调,这也是他在面对不公平或无益评论时,判断是否回应的准则。
他重申,适合马来西亚的方式,不一定适合新加坡;适合新加坡的方式,也不一定适合马来西亚。新加坡致力于打造“新加坡人的新加坡”,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他认为,每个族群都希望被公平对待、有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感受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对子女有更美好的未来抱有希望,并生活在一个团结的社会中。
“希望两国能携手合作,带来正面成果。我们应把焦点放在这些实际目标上,但同时也不能忘记历史,了解过去的经验重要,但不应被过去的争论困住。”
“马新关系复杂却密不可分 两地人民长堤两端都有亲戚”
维文表示,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当前的马新关系,就是“好”。
他进一步解释,两国关系可以想像成“曾经结婚、后来离婚,但仍睡在同一间房的人”,因此关系很复杂。
他指出,虽然两国政治路径不同,但马新永远是邻居,无论在地理、经济或文化上,都无法完全分开。
“两地人民都有亲戚在长堤两端,彼此的未来相互交织。所以,这是一段复杂、关键且重要的关系。”
他补充,偶尔会出现课题,因为距离太近,包括地理上、情感上、政治上、文化上,甚至血缘上都会有交集,而他本身也有亲戚在大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