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2日讯)务边国会议员陈家兴呼吁政府,立即暂停针对渔业雇主须为外籍劳工缴付2%雇主公积金的措施,以便重新评估相关机制,确保政策公平、务实,并符合渔业实际运作情况。
陈家兴今日发出文告指出,渔业外籍劳工的薪酬制度与其他行业不同,他们多以渔获量计算收入,并持有为期6个月的临时工作准证从事短期工作。
“若强制雇主按固定比例缴付公积金,将对渔业业者带来额外负担,甚至影响渔船运营,减少可作业渔船数量。”
他认为,暂停落实该措施有助政府与渔民展开更深入对话,寻找兼顾劳工权益与产业生存的平衡方案,以维护国家渔业供应链的整体稳定。
此外,陈家兴再次促请政府恢复C2渔船柴油补贴。他说,补贴被取消后,渔业营运成本随之攀升,造成A区与C区渔获价格严重失衡,许多渔船因此无法继续作业,甚至被迫出售,严重影响本地渔民的生计。
谈及农业领域,陈家兴指出,我国主要农产品的自给水平仍远低于《2021–2030国家粮食与农业政策》所设定的目标。
他说,目前蔬菜生产仅能满足全国需求的45%,目标为70%;稻米自给率为60%,目标为75%;鱼类生产则约为60%,远低于目标的95%。
“根据2024年农业普查,国内农业劳动力素质仍有待提升。近九成农民仅具低等教育背景,只有约9%拥有高等教育。这直接影响他们适应现代农业及智能农业技术的能力,限制了生产力提升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农业老龄化趋势明显,全国约40%的菜农年龄超过60岁,仅3%低于30岁;只有2.7%的农民以合作社形式经营。此外,全国70%的耕地仍用于棕榈种植,仅16%用于粮食作物生产。
他强调,政府应设立明确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涵盖农业年轻化、智能化、农民合作社建设及耕地结构优化等领域。
“国家粮食与农业政策及行动计划的进展报告,也应每年向国会委员会及公众公布,以便检视成果、及时改善现状。”
陈家兴指出,政府必须立即采取具体行动,解决农业与渔业的结构性问题,以避免国家长期依赖进口粮食与外籍劳动力。
“这不仅是经济课题,更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与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