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9日讯)国际伊斯兰大学女教授苏莱哈雅科表示,尽管她早前因发表“古代马来人教罗马人造船”的言论引发许多争议,并在各个社交平台遭到嘲笑和曲解,惟她仍坚持自己的观点。
她说,她的这一说法源自于她在2005年完成博士研究后,通过广泛研究而提出的假设,并以古典阿拉伯文献为基础,认为罗马人从马来群岛人民那里获得了部分造船技术。
“我的假设也得到很多文献的支持,其中包括 P.Y, Manguin发表在《东南亚船舶:历史研究方法》、以及R.L, Smith发表在《世界历史中的前现代贸易》等。”
她指出,与主要陆地文明的欧洲人不同,马来人是海洋文明,其卓越的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使他们成为最早的海洋大师之一。
她表示,尤其罗马王国是到公元前31年征服埃及后,才开始从事国际海上活动,且在此之前由于罗马和埃及之间的航线相对较短,无需真正的远洋航行使罗马人缺乏先进的航海能力。
她说,澳洲博物馆档案的支持证据也佐证这一说法,指最优秀的远洋造船者起源于南岛语族,即如今的印度尼西亚;更甚至有历史报纸记录称,第一个环游世界的人是马来人。
她说,因此她坚信马来人是人类文明中最早发展造船技术的民族之一,而罗马人也像许多其他民族一样,是从早起的航海文明——极有可能来自海上马来世界学习到航行的技能。
苏莱哈雅科是于今日发文告,针对她早前主张“古代马来人教罗马人造船”的言论,作出上述澄清。
冀解释后停止侮辱嘲笑
另一方面,她也否认自己曾声称先知穆罕默德的妻子西蒂卡蒂嘉拥有马来血统的说法。
她说,网上所流传的相关视频均经过剪辑和断章取义,并透露自己也已经就此事向警方报案。
苏莱哈雅科也希望,通过她的解释能够停止所有在社交媒体和新闻机构上流传的诽谤、侮辱和嘲笑,并呼吁社会尊重学术上存在的不同意见。
她补充,她关于马来人成就和罗马人借鉴的假设或对或错,但无论在学术传统或伊斯兰传统中,我们都被教导要尊重不同的意见,不能应学者的观点而迫害或谴责他们。
此前,苏莱哈雅科在一场讲座中指出,在扶南王国时期的古代马来人,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已是熟练的造船与航海大师。
她说,罗马人起初不擅长航海,他们是在地中海与东南亚贸易航线上遇到马来人后,才学习到先进的造船技术。
她声称,在马来半岛发现数千座古代炼铁炉,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788年,并声称这些铁器曾经提供给维京人和俄罗斯人。
她指出,一位生活在先知易卜拉欣时代,名为祖卡纳因的马来统治者,在吉打建立炼铁炉,以火锻造熔铁,这与《吉打纪年》中的马来史诗相呼应,该书将马来国王描绘为先知的后裔。
她指出,马来世界是文明的摇篮,拥有先进的灌溉系统、制盐工艺,以及数百艘船只组成的贸易船队,并声称,马来人精通多种语言,包括阿拉伯语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