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6日讯)民主行动党峇眼国会议员林冠英敦促政府,立即成立关税危机特工队,以拯救受美国反制关税影响的中小微企业。
林冠英今日参与《2026年财政预算案》委员会阶段辩论时说,政府此前与美国的关税谈判取得了可喜成果,让马来西亚成为东盟国家中享有最大比例零关税出口待遇的国家。
“尽管如此,我国仍有40%的出口受到美国19%的反制性关税影响,而美国是马来西亚第三大贸易伙伴。”
他提醒,许多本地公司因无法进入美国市场,使得其原先业务量锐减,无奈寻找其他市场。
“当一些无法进入美国市场的第三国,把其货品以低价倾销到我国时,亦会令我国产业在本地市场上遭到间接打击与压制。”
林冠英指出,马来西亚共有110万间微型、小型、中型的企业,超过全国企业总数的96%之多,而中小微企业在2024年,便创造了810万个就业机会,是全体就业的48.7%。
此外,这些企业还贡献了1970亿令吉(14.3%)的出口额,并为马来西亚贡献了6524亿令吉(39.5%)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5.8%。
他表示,所有这些指标皆显示了中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著极其重要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亮眼增长是在美国尚未实施反制性关税的2024年所取得。”
林冠英提醒,在反制性关税实施的当下,今年很大可能无法重现这些积极指标,这点可从业务订单极度疲弱中看出,当关税战的冲击完全显现后,许多中小微企业或许将面临生存疑虑。
“虽然关税的实施可能推高通胀,但若业务量不足,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存续将更为艰难。”
他强调,为确保中小微企业不陷入关税危机,政府必须设立关税危机特工队,以拯救中小微企业及其对马来西亚39.5%或价值6524亿令吉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
林冠英呼吁“关税危机特工队”依据七项任务进行:
1. 确保中小微企业仍能获得订单与商业机会(包括要求本地与外资的投资者及承包商采购本地产品);
2. 防止外国产品倾销而封杀中小微企业产品的市场;
3. 通过降低新税制或新政策带来的风险与冲击,从而控制成本上涨;
4. 解决劳工短缺或外劳审批困难的问题;
5. 采取货币政策,例如进一步降低利率,以推动经济发展,尤其用于以国内市场来替代在美国市场流失的需求;
6. 采取财政措施,例如为关键领域提供财政援助与补贴;
7. 积极开拓新的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