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5日讯) 政府在2026年财政预算案下推出的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新措施,被视为协助贫困与赤贫家庭学子升学的“及时雨”,其高等教育贷款将自动转为奖学金,得以无负担地完成大学课程。
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于10月10日提呈2026年财政预算案时指出,有关措施旨在减轻低收入家庭学生的经济压力,确保全民享有公平的高等教育机会。
根据新措施,凡是登记在e-Kasih系统下的贫困与赤贫家庭子女,其PTPTN贷款将自动转为奖学金,毋须偿还。
教育部估计,全国约有5800名贫困家庭学生将从明年起享有免费高等教育。政府每年将拨出1亿2000万令吉资助这项计划,主要惠及就读公立大学的学生。
高教部长拿督斯里赞比里透露,这项政策将惠及家庭月收入低于2700令吉的群体。
来自砂拉越峇南县(Baram)的农妇玛蒂娜(44岁)透露,2名子女分别于去年与今年进入公立大学与师训学院就读,家中经济负担沉重。
“丈夫是保安员,我主要务农维生。政府明年起为贫困家庭提供免费高教资助的消息,让我感到非常欣慰,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帮助。”
来自峇南县丁查(Tinjar)的阿妮丝(42岁)说,对于居住在内陆地区的家庭而言,送孩子上大学的开销极高,包括交通、住宿及注册费用等。
她透露,长子上月甫进入砂拉越大学(Unimas)就读,政府推出的新国家高等教育基金,上述举措显示他们真正聆听人民的声音,尤其是低收入群体(B40)。
来自峇南龙迪本村的本南族(Penan)女子柯琳娜(31岁)说,自己深知贫困如何成为升学路上的最大障碍。
“我曾在玻璃市大学(UniMAP)完成新媒体科系学位。若当年有这样的措施,像我们这样的本南族青年将有更多机会进入大学,改变家庭与社区的命运。”
她相信,新政策若成功落实,将有助于提升比南族整体经济与教育水平。
另一方面,新PTPTN措施也将对学业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凡取得一级荣誉学位(First-Class Honours)的借贷学生,将获得全免偿还贷款的资格。这项措施每年预计惠及约6000名学生,政府每年拨款9000万令吉执行。
就读砂拉越大学的尼克拉斯(20岁,大二生)指出,上述新措施激励他更加努力争取优异成绩。
“对低收入家庭学生来说,PTPTN几乎是唯一升学途径,如今若能以成绩免偿还,将是莫大鼓励。”
另一名砂大新生妮歌儿(20岁)说,这项计划不仅减轻贫困生的压力,也激发学生之间正向竞争。
教育拨款改善学校基设奠定未来教育生态体系
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的教育拨款高达662亿令吉,为历来最高。首相兼财政部长的安华强调,第13大马计划(RMK13)为建立更完善且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体系奠定基础,其中一项重点是持续改善学校基础设施,这仍是“昌明政府”的核心优先事项之一。
除了PTPTN措施,政府也推出多项教育援助计划,包括:拨款20亿令吉修复全国520所破旧学校,尤其是沙砂两州;建设38所新学校,包括西连(Serian)的斯里沙东国小与巴达旺(Padawan)的德沙维拉国中;1亿5000万令吉联邦小额奖学金(Biasiswa Kecil Persekutuan);8亿7000万令吉学生食物辅助计划(RMT),惠及87万名学生。
明年财案也宣布拨款1亿8000万令吉,将中三的开学援助金进一步扩大至中五;新建6所社区发展局(KEMAS)幼儿园,并在各州设立“特殊萌芽班”供轻度自闭症儿童就读。
安华表示,所有这些措施都旨在确保“无论贫富、种族或地区”,每名大马孩童都能获得公平而包容的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