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4日讯)政府和司法机构今日联合推出《2025年处理儿童性犯罪特别指南》,以加强对涉及儿童性犯罪案件的处理程序。

首相署(法律及体制改革)部长拿督斯里阿莎丽娜表示,指南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改进,更体现了一种以创伤知情为基础的的全面司法改革。

她说,这一举措也符合我国根据儿童权利公约(CRC)所做的承诺,该公约保障每个儿童都能免受虐待和剥削。

她指出,该指南涵盖4大核心领域,即符合伦理道德的报告和早期调查,以最大程度降低受害者的创伤;对儿童友好的法庭程序,包括使用录像和实时连接(live-link)为证;允许为受害者指派证人陪同员;以及持续的社会心理支持和审后康复服务。

“这项指南已根据当下挑战,案件数量的上升,以及法律的变动进行修订,同时也规定所有相关方,包括调查人员、检控官、法官等人员的定期培训,以确保落实符合儿童保护精神的标准。”

阿莎丽娜今日在布城司法宫出席《2025年处理儿童性犯罪特别指南》发布仪式上说,尽管这一指南尚未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为跨机构协调最佳实践奠定重要基础,并为未来将其作为强制性程序在宪报上公布铺平道路。

另一方面,马来亚大法官丹斯里哈丝娜表示,司法机构对涉及儿童的性侵犯案件,包括猥亵、强奸和网络剥削等案件数量的上升,令人深感忧虑。

她说,指南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每一宗涉及未成年的案件都能以敏感、一致和富有同情心方式来处理。

“每一个成为性犯罪受害者的儿童都必须在安全,富有同情心和有尊严的环境中受到保护,被倾听和伸张正义。这不仅是一份技术性指南,更是整合了法律、心理和社会福利视角的整体框架,以确保司法程序能真正以儿童为中心。”

她强调,此类案件的处理必须超越单纯的法律程序,以防止法律程序成为受害者的另一个创伤来源,同时为受害者的康复和保护铺路。

“我们也希望这项指南,能进一步增强民众对司法体制致力于维护儿童权益和福祉的信心。”

同时,她也敦促各方不仅要阅读这些指南,更应以专业精神,责任心和同理心将其内化并付诸实践,让正义不仅得到维护,而且也能被真切感受到,尤其是那些最需要它的人。

这份指南是由首相署法律及体制改革部门主导制定,并获得来自各部门、执法机构、法律专家、儿童专家、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马来西亚的协助与贡献。

叶文琪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