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4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日前宣布政府学校全面禁酒,并涵盖礼堂出租用途,引起舆论哗然,翌日内阁却澄清,指“华小礼堂不受影响”,教育部也将维持原有做法。董总认为,不到24小时之内,这项措施从严限到豁免,前后矛盾、仓促失序,这不仅显露决策草率,也暴露出政府在多元社会治理上的犹疑与失衡。

董总今日发文告提醒当局,日后制定任何涉及学校场地使用、宗教规范或社区活动的政策之前,有必要先进行跨部门协调,征询民间教育组织、家长团体及不同社群代表的意见,确保政策制定符合宪法权益、行政逻辑与多元社会现实。

“希望当局以此为鉴,确保施政稳健,切莫重蹈覆辙。”

董总认为,究其实,这场风波并非单纯的禁酒争议,而是当局在政策缺乏多元社会敏感度的警讯。

文告指出,对华文学校而言,礼堂长期是华社文化与教育发展的重要场域。在发展学校及经费受限下,华校董事会长年透过出租学校礼堂与场地,来维持校务运作、维修设备,推动课外活动。特别是许多乡区华小,其礼堂往往是当地唯一能容纳大型活动的公共空间。

“若政府以一刀切方式推行禁令,无异于切断学校和社区紧密的合作关系,削弱社会对教育的支持,这严重违背教育部倡议的学校与社区结合的共生关系。”

董总表示,民间组织或人士租借学校场地举办活动,皆由个人或地方社团主办,不属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政府若未能区分学校的日常教学与课后社区活动,将两者一概而论,实有待商榷。

社区或私人团体租用学校设施,用于无涉师生、非教学用途的社会文化活动,如婚宴、社团庆典等活动中提供酒精饮料,乃华社正常社交,既符合法律与安全规定,亦不涉及违法或不当内容,当局没有理由干预禁止,更不应被扭曲为“允许涉及酒精或赌博活动进入校园”。

董总重申,我国是一个多元种族与宗教并存的国家,政策制定应以互相尊重、理解与协商为基础。非穆斯林社群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理应受到平等对待与合理保障。

“任何施政应避免受极端言论影响,勿随民粹氛围起舞,教育发展不应被卷入族群与宗教的对立漩涡。”

董总强调,“昌明大马”理念应以开放、协商、包容的态度面对多元现实。真正的昌明,不在于谁得以主导,而是能否让不同族群与文化在平等、尊重与理性的基础上共存共荣。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