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接连发生的校园社会事件引起外界不安,尤其是昨日发生在万达镇国中的14岁少年刺死16岁少女的命案,更令家长忧心“大马校园是否仍然安全”,掀起社会广泛讨论。

尽管教育部已承诺检讨并改善现有不足,确保校园成为孩子安全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但多项研究显示,校园问题并非单一个体行为所致,而是家庭功能、校园氛围与教育制度失衡的综合结果。

其中,森美兰波德申中华中学校长张永庆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在校园发生恶性事件时,外界应理性看待,并理解教育并非独立于社会之外,而是与家庭及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整体体系。

“青少年犯罪问题若是在校园内发生,所以学校自然成为众矢之,当然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是必须要承担社会期待的,但外界也应该理解这是结构性的问题。”

波德申中华中学校长张永庆。
波德申中华中学校长张永庆。

张永庆主张父母需要更好地陪伴在心理发展中的青少年面对成长,而非将教育责任完全视为学校责任。

他解释,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面对自我认同、人际与课业问题等情绪压力,其中在面对身体发育的情况下,他们也会面对与性相关的困扰,而这些成长困惑都需要获得身边大人的正确引导和陪伴。

他表示,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尚未成熟,若经历拒绝或羞辱,往往容易以激烈行为作为反应,若有社会单位的介入将有助于协助青少年疏解心理创伤,避免他们情绪失控或走向犯罪。

也以马六甲校园性侵事件为例,他指出,施暴者缺乏同理心,并以暴力或影像传播方式宣泄情绪,这反映部分青少年在情绪管理与社会认知上的严重偏差。

针对上述情况,张永庆重申,校方无法单方面解决青少年犯罪与校园暴力问题,政府与社会机构必须共同介入,并强化教育体系中对性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推动。

他同时指出,早前掀起的校园MeToo事件已为教育界敲响警钟。

为此,他称,华社辅导协会设立了校园投报专线,让曾经或正在遭受校园性暴力的学生与毕业生,能在校园与家庭体系之外寻求协助与申诉管道。

马来西亚华社辅导协会设立校园MeToo投报专线,让曾经或是正在经历校园性暴力的学生或毕业生,能在第三方平台上申诉遭遇。
马来西亚华社辅导协会设立校园MeToo投报专线,让曾经或是正在经历校园性暴力的学生或毕业生,能在第三方平台上申诉遭遇。

冀出台非暴力的行为引导机制

此外,他也建议,教育部应建立系统性机制,定期举办性教育与法律宣导讲座,以提升青少年的自我保护与预防意识。

他也表示,尽管反对体罚作为教育管理手段,惟希望教育部能够与专业机构提出非暴力的行为引导机制,以取代鞭打与惩罚的制度,让教育工作者能够以更适当的方式来引导青少年。

他认为,唯有当家长维系良好的家庭关系、学校师长提供情绪关怀与心理支持,再配合教育体系的完善,三者形成稳固的平衡结构,才能从根本预防校园悲剧重演,让校园回归安全与信任。

根据“教育三角理论”(Education Triangle Model),当家庭教育缺乏陪伴与情感支持,孩子便难以从父母身上建立价值观与行为榜样。

在集体学习的环境中,若学校又缺乏足够的心理辅导与情绪支持机制,而教育制度同时忽视情绪教育的推动,青少年便容易陷入情绪压力与关系疏离的困境。

辅导老师短缺 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尽管国中与独中皆设有辅导处,但张永庆坦言,许多学校面临辅导老师人手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认为这一领域亟需更多教育资源与制度支援。

他指出,根据教育部规定,每所学校应至少配备一名具备专业资格的辅导老师,然而在师资短缺的现实下,辅导老师往往需要身兼多职,无法专注处理学生的心理与情绪问题。

他提到,教育部或董事会应赋予辅导老师更高的专业地位,减轻行政与教学负担,让他们能专注于辅导工作,若学生与辅导老师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学生更愿意主动倾诉,同侪辅导也能成为预防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有效方式。

“校方能够做的部分有限,除了刚提到的辅导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我们也已结合科技手段管理校园,包括安装监控器起到警示和保障受害者的作为,并且做好紧急应对措施,比如说封锁现场、确保其他孩子的安全以及安抚情绪,再通知家属。”

陈慧燕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