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讯)大马夜市文化近年悄然转变,引起不少人的感慨。来自尼日利亚、长居马来西亚的女子欧玟(Owen)近日就在TikTok发布视频,直言昔日熟悉的夜市风情逐渐消失,传统小吃被各式“爆红食品”取代,物价高企,让她倍感失落,并希望“Pasar Malam文化”能得以恢复。
欧玟指出,过去夜市给人的印象是价格亲民又接地气,无论是咖喱角、煎饼,还是便宜的小商品,但如今夜市摊位贩售的物品不仅越来越贵,本地传统小吃也逐渐被各种国外食物取代。
“马来西亚正在失去自己的文化。夜市已经不再像夜市了。物价高得离谱,与连锁超市的价格几乎一样。巧克力和起司蛋糕正慢慢取代咖哩角,沙威玛则逐渐取代煎饼。”
欧玟亦认为,目前大马的也是给人一种过度“精心包装”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生活形态品牌,而非街头市集”,面对大马夜市遭外来文化取而代之,她坦言为这样的情况感到难过,“你们真是让我心碎了。”
“我以前超爱去夜市,傍晚的凉风混合著小贩烟火气息、卖菜的清新味道、平价的衣服、本地小吃,还有那种独一无二的混乱魅力,都让我觉得有趣好玩。现在却太干净、太精致了。大家都在卖一样的潮流甜品,夜市已经失去了它的精髓 。我知道不是我在多想。”
她呼吁:“把以前的夜市文化带回来吧!把那些高档杂货摊贩赶走,那些2到5令吉的化妆品摊、零食摊都去哪里了?”
这番心声很快引发网民共鸣。有人留言:“小时候的夜市超好玩,现在一切都好贵。”短短一句话就获得逾9000人按赞。也有人批评,如今难以找到最原本口味的炸香蕉,一袋只需3令吉,现在的不仅加了芝士、巧克力或其他配料,3令吉只有3片。
不少人怀念传统的曼煎糕(Apam Balik)、炸鱼饼(Keropok Lekor)、豆腐花与玉米杯,直言这些才是夜市的灵魂。
一些网民更指出,10年前的夜市氛围比现在更单纯、实惠,如今在熟食中心用餐可能还比夜市更便宜。
但也有人认为,虽然“爆红食物”蔚为风潮,小贩其实是想迎合消费者的多元口味。
除此之外,有网民就指北马及东海岸的部分夜市依旧保有传统,仍能找到熟悉的大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