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5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指出,华小生在全国华小马来语戏剧观摩赛中展现流利且正确的马来文表达能力,足以驳斥外界对多源流教育体系的偏见,证明华小、泰米尔小学同样能培养出优秀的国语能力。
“我们也要回应外界一些极端的声音,有人认为华泰小因为以母语为教学语言,所以学生的马来文不好。但今天的比赛已清楚证明,无论是来自国小、华小还是泰米尔小学,学生们都能掌握并运用流畅的马来文。”
“我们的教育体系不仅培养学生日常课堂上的学术能力与表现,同时也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个人品格上展现亮眼成果。”
“今天,从孩子们的表演中,可以清楚看到他们对马来文的掌握力,语法正确、发音标准,这正是教育成果的体现。”
他今日出席2025年第七届全国华小马来语戏剧观摩赛闭幕暨颁奖仪式时,如是指出。
出席嘉宾还包括国家文化理事会主席丹斯里诺丽扎、国家语文及出版局总监哈扎米、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灿、国家文化艺术局副总监(政策与规划)莫哈末拉兹。

黄家和表示,我国的教育体系是完整的。从小开始,孩子从小就有机会以母语学习,而进入中学后,所有国民中学都以马来文作为主要授课语言。
“我自己就是从华小毕业的。在那6年里,华语是主要语言,同时英语与马来文也受到相当重视。进入中学后,我们进入一个以马来语为主的系统,开始频繁使用国语。而我在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攻读法律4年,那时候主要的授课语言是英语。”
“所以,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我有机会学习母语中文、国语马来文,以及国际语言英语。这就是我们培育孩子的方法,让他们具备多语能力,确保他们能在未来走向世界舞台,具备国际竞争力。”
他也称,在国家语文出版局举办的马来语戏剧观摩赛,更突显了大家维护国语标准的决心。
“从剧本撰写、构思、排练到舞台演出,学生们展现了正确、优美的马来文运用,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成果。”
记者会上,黄家和补充,教育部将继续维护受法律保障的多源流教育制度,因为不论来自哪一类型的学校,学生都具备潜能,能成为未来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他也以世锦赛大马混双冠军陈堂杰与杜依蔚为例,指两人在比赛中选择以马来语沟通,展现语言上的灵活与优势,这正是多元环境赋予大马的独特力量。
“有人认为不同语言、宗教和种族会造成分裂,但事实正好相反。多元文化、语言和宗教,正是推动国家团结与发展的关键力量。”
此次观摩赛,共有全国29所华文小学的288名学生参加。其中,只有16所表现最佳的学校能晋级总决赛,角逐全国冠军。而本届获得最高荣誉奖项的是吉隆坡的坤成国民型华文小学(二)校的参赛队伍。
国家文化艺术局副总监(政策与规划)莫哈末拉兹也在记者会上补充,今年的全国华小马来语戏剧计划中,学生表现亮眼,不仅掌握演技,也能熟练使用国语,显示推广国语的努力已见成效。
他说,这项计划已进入第7年,未来当局计划将比赛扩展至全国不同区域,包括东马,让来自沙巴和砂拉越的华小生也能参与其中。
“我们看到这些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不仅能驾驭舞台,也能掌握马来文与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