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1日讯)东盟经济部长下周将齐聚吉隆坡举行重要会议,以敲定推进区域内外贸易与投资的议程,并在10月东盟峰会提交给各国领导人及对话伙伴国寻求通过。
这意味著东南亚各国需采取明确措施,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降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并将本区域塑造成全球贸易与投资的理想目的地——借此强化区域经济实力,以缓冲美国关税的长期影响。
由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主持的第57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AEM)及相关会议正值其时,旨在凝聚区域力量,共同抵御破坏现有全球贸易秩序的企图。
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不仅成功凝聚区域共识应对关税问题、遏制保护主义倾向、扩大贸易渠道与开拓新市场,同时也果断介入调解泰国与柬埔寨之间酝酿的军事冲突,为此布城赢得广泛赞誉。
随著高级经济官员会议(SEOM)将于本周一展开,核心议题聚焦在落实18项优先经济交付成果(PED),这些成果将落实成员国今年2月在迪沙鲁非正式部长会议上通过的区域一体化承诺。
在18项优先经济交付成果中,其中一项已全面完成,即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经济合作联合宣言,该宣言于2025年5月27日领导人会议上通过,以加强经济合作。
其他优先经济交付成果则集中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包容性、可持续及数码贸易,目前仍在推进中,进展状态从基本完成、部分落实至仍在进行中不等。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部长会议也受到关注,该会议正为10月东盟峰会期间举行的领导人会议筹备议程。
由东盟主导的RCEP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涵盖15个成员国,包括10个东盟国家,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洲和纽西兰。
除了与东盟对话伙伴举行会晤外,成员国也将与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磋商,进一步讨论美国关税实施的相关课题,并希望在半导体及大宗商品等对东盟经济至关重要的行业寻求折中方案。
自4月美国宣布调高关税以来,许多贸易伙伴被征高关税,其中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泰国和印尼被征收19%关税,寮国与缅甸冲击最大被征40%、越南及汶莱分别被征20%及25%,至于新加坡最低仅10%。
在各国努力应对关税对经济造成的沉重成本之际,东盟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潜力,尤其是扩大尚未充分发挥其潜力的东盟内部贸易。
外界期待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能激发东盟成员国及对话伙伴的政治意愿,推动大胆举措,使东南亚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贸易投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