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0日讯)前经济部长拿督斯里拉菲兹表示,唯有逐步消除土著不安全感,才能实现教育公平化。
他表示,大多数人都会认同,我国教育政策出了问题,以至于公立学校可能不再像以前那样成为人们的首选学校,种族隔离就开始加剧人们对此的不安全感。
“你不能责怪华人不想上公立学校,因为他们不想让孩子失他们更加值得的(教育),所以这是个人选择。”
然而,他认为,过去二三十年发生的类似事件,造成了社会的种族隔离与孤立。
“以至于无论你是非马来儿童,还是马来儿童,你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职场,几乎没有与他族群互动,而没有互动,就没有理解和尊重,就无法从彼此的角度看待问题。”

他说,回到教育体糸的问题,无论在师资,教学大纲,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都需要将资源投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中,让人们没有“不适”的感觉。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我显然希望我们能回到过去的时代,因为60年代、70年代,甚至80年代成长起来的马来人,在经济和政治上不像年轻一代那样缺乏安全感。”
“如果我们跨越这条线,那么讨论我们如何摆脱困境的空间,就会变得不那么敏感,两极化也会减少。”
他今午出席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与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联办“经济大挑战!人民怎样挺过来?”座谈会时,如此表示。
出席者包括隆雪华堂会长颜登逸、总秘书杨安泰、陈嘉庚基金董事潘沙、秘书长庄诒晶、前国会议员潘俭伟、经济学家左莫以及拉曼大学经济系教授黄锦荣等。
同时,他也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愿景,且未来能有一位教育部长,能够直言不讳并接受挑战。
“我自己对教育部长法迪娜没有意见,但我认为我们不能让学校一切照旧。你需要任命一个愿意承担并坚持一切的人,并告诉公众,这就是一切的起点。”
“不幸的是,过去10年、15年里,我们历任教育部长,人们要不是不记得了,就是基本上只是在日常工作中照常行事。我认为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下去。如果没有这一点,每次你想谈论学校的政策,基本上就会冒著引发争议的风险,而政客们害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