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讯)董教总认为,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多名优异考生再度“高分落榜”,未能进入理想大学科系,这一现象多年来一再发生,暴露出我国大学录取制度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偏差,因此压缩升学空间。即便成绩优异,STPM考生仍无法凭实力获得属意科系录取,反映出现有制度的不公。为此,董教总呼吁政府必须正视问题,加速改革大学录取制度。

董教总今日发文告指出,“高分落榜”现象的根源不在学生,而在制度层面。首先,课外活动评分长期存在标准差异,使得大学预科班学生得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STPM考生则被迫处于不利位置。

其次,大学自主招生制度(Direct Intake)不断扩大,而M大学预科班、基础班(Asasi)与STPM等不同升学管道之间的比例始终未曾公开,导致STPM生的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更令人担忧的是,自主招生的过度扩张,已逐渐模糊公立大学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的角色,变相使大学走向商业化倾向,削弱了教育的公共性与培养人才的使命。再者,各大学与各科系的学额分配缺乏透明度,形成黑箱作业的印象,加剧社会的疑虑与不满。”

“有鉴于此,政府必须全面检讨与改革大学录取制度。高等教育部与大学中心单位(UPU)应尽快公布完整的录取机制,包括各入学管道的权重分配,以及不同大学与科系的学额情况,让录取过程得以接受社会监督,避免黑箱操作。同时,必须立即纠正课外活动评分的不公,确保STPM生与预科班生站在同一起跑点上,以成绩作为真正的衡量标准。”

董教总认为,改革大学录取制度不应止于表面修补,应著眼于长远发展。政府必须坚守教育的公共性与学术标准,勿以商业导向为运作逻辑,各大学的招生规模,应以本地生为主,透过“各大学自主招生”为辅的原则进行,自主或直接入取的招生管道,不可以牺牲国民受教的机会,反对本地生被迫以高昂学费的管道,才能进入本地大学。

“政府应戮力推动合理的入学制度,公平对待所有国民。同时,也必须为偏乡地区和弱势家庭的学生设立保障名额,确保教育资源能够更公平地分配,让寒窗苦读的学子不被辜负,让社会未来栋梁不被埋没。”

董教总表示,健全的大学录取制度,必须建立在公平与透明的基础上。唯有如此,国家才能善用人才,不再让优异学子因制度偏差而屡遭边缘化,进而让教育真正成为国家进步与国民团结的基石。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